高情商回答人生的意义
有朋友问我:“生命的旅程,你觉得它会有多长?”
这个问题似乎很普通,却让我一时难以回答,因为生命的旅程或许才刚刚走完一半。
这也许与平均寿命的计算方式有关,但并不能保证我们会在哪一天哪一刻突然离开这个世界。生命的长度,原本就是无法精确衡量的。
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答案,那也一定是包含了人的情感和体验。
“度日如年、恍如隔世、白驹过隙、光阴似箭……”这些词语都蕴人生的哲理和先人们的智慧。它们告诉我们,时间是公平的,却也是残酷的,因为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逆的。
作为一名医生,我对生命、对生命的旅程有了更深的感触。
事实上,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会与这个世界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与人之间也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体现在能力、财富、地位上,甚至在时间的感知上。每个人生命的长度和质量都是不同的。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说法太过虚无缥缈,时间应该是公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并不是完全公平的。因为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因人而异。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对于某些人来说,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意义和价值,他们的生命可能很快就过去了;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他们的生命可能漫长到永远也结束不了。
接下来,我想分享几个真实的故事来进一步说明我的观点:
第一个故事: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空气中仿佛凝固了一般,连树上的知了都停止了鸣叫。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男性患者,因突发心跳呼吸骤停被送进医院。他本应在一周后举办婚礼,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却不幸在此刻画上了句号。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第二个故事: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位与我同龄的男性患者在工地上不幸坠楼,全身是血地被送进抢救室。尽管我们全力以赴,但最终他还是因为伤势过重离世。这让我意识到,生命中的意外和无常时刻都在发生。
第三个故事:
昨天上班时,我遇到了一位被家属送进急诊室的95岁高龄老人。家属坚决反对抢救,认为老人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作为医生的我深知每一次抢救都可能带来生的希望。这种医患之间的矛盾和挣扎让我深感悲哀。
第四个故事: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遇到了一位因狼疮脑病被送进抢救室的女孩。她的家庭破碎、治疗不规律,导致病情不断恶化。虽然我竭尽全力,但最终还是无法挽回她的生命。那天从她的眼中我看到了泪水和对生的渴望。
这些是我亲身经历的故事,还有更多的故事我还未讲述。当我被问及生命的长度时,我只能说:生命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题外话:
最近几日,医院墙边的月季花盛开了。它们美丽、生命力旺盛、散发着迷人的。这些不仅仅是夏花,更是活生生的生命和日子的希望。然而一想到它们终将凋零,就像我们健康的身体也会面临疾病的侵袭一样,我又不禁感到无限悲伤。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刻的生命吧!
《如果你能读到这篇文章的话》,请将它分享给你的朋友圈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珍惜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