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论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22、师旷的智慧

晋国的国君晋平公向师旷求教道:“我年已七十,心生学习之念,但恐已为时晚矣。”师旷回应道:“何不点燃心中的明灯?”平公疑虑道:“岂有臣子嬉戏于君王之理?”

师旷笑道:“盲臣何敢僭越,与君戏乎?但臣曾闻闻:少年时期喜爱学习如朝阳般耀眼;壮年时喜好学习,则如烈日下的辉煌。而老年时期,即使无壮年那般活力四溢,若能以学习为烛火,点亮心之明灯,那便如同点亮烛火行走于黑夜之中。”

平公思索片刻,答道:“善哉此言!”

此段出自西汉的刘向所著的《说苑》。

【注释解读】

1.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

2. 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的乐师。师旷虽然眼盲,但仍然对音乐有深厚的造诣和热情。

3. 暮:此处不单指时间晚,更象征了学习的“迟暮”。

4. 炳烛:即点燃烛火。古时无现代之电灯,常以火炬为烛。

5. 欢:非戏弄之意,此处应为误解,应为“何”。

6. 盲臣:指的是师旷自称为盲臣,因为他是盲人。

7. 闻:听说。

8. 好:爱好。

9. 阳:阳光。日出之阳即初升的太阳之光。

10.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意即点燃烛火照明与在黑暗中摸索行走相比,哪个更为明智?

11. 味行: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味在此处意为黑暗。

12. 善哉:古语中表示赞同或赞叹的词语。

【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求教说:“我年岁已高至七十,心生学习的念头,但总觉得时间已晚。”师旷回答道:“何不点燃内心的热情与渴望去学习呢?”平公有所疑虑地说:“哪有臣子戏弄君王的道理呢?”

师旷解释道:“我虽为盲人,怎敢僭越戏弄君王?但我听说,年轻时学习如同在朝阳下前行,充满活力与希望;中年时学习则如正午阳光下的辉煌;而到了晚年,即便不能如前两者那般活跃,若能以学习为烛火,照亮前行的道路,那便如同在黑暗中点燃烛火前行。”平公听后沉思片刻,点头赞道:“此言甚善!”

【寓意】

人生的学习之路永无止境,无论何时我们都应珍惜学习的机会。

【小感悟】

学习,不论何时开始都不算晚。人生短暂,学海无涯。我们身处于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时代的步伐如同永不停息的地球转动、奔腾不息的河流、不断流逝的时光。不论我们是否喜欢、是否愿意,它都在前行。若想在人生中走得更好、活得更精彩,我们必须与这个时代同步前行。而与时代同步的最佳途径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时事变迁、预测未来走向、明智选择人生道路。

学习不仅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无论何时回头,它都静静地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等待我们成长、等待我们逐渐找到它。当我们最终选择与学习共度一生时,它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