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课《吃饭安全》教案
活动目的:
1. 通过观看模拟场景,使幼儿了解用餐过程中的安全须知。
2. 培养幼儿对模拟场景及图片中行为的评判能力,并能依据自己的理解阐述理由。
3. 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更细致地捕捉到生活中的安全细节。
4. 通过对比观察,提升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以便更好地识别何为安全行为,何为危险行为。
5. 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小心,避免潜在的危险。
活动准备:
1. 准备小男孩和小女孩的玩偶、餐车、热汤锅等道具,用于模拟场景。
2. 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份小吃。
3. 准备相关的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以便幼儿参考学习。
活动流程:
1. 引入话题。
教师提问:
(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在幼儿园里用餐吗?与家里相比,幼儿园用餐有哪些不同呢?
(2) 在幼儿园里用餐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观看模拟场景表演,学习用餐安全知识。
(1) 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并理解第一个场景——洗净手后不要再去触摸其他物品。
(2) 教师再指导幼儿观看并理解第二个场景——要远离热的汤锅。
(3) 教师接着指导幼儿观看并理解第三个场景——用餐时不要与旁边的小朋友玩耍或触碰。
3. 通过教学挂图判断行为正误,巩固用餐安全知识。
教师提问:
(1) 这些小朋友在用餐,我们来看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2) 你知道用餐时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吗?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不能做的?
4. 幼儿用餐,实践所学的安全知识。
教师鼓励幼儿:“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美味的小吃,让我们看看哪个小朋友在用餐时最懂得注意安全。”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整个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如观看、理解、判断、实践等,帮助幼儿全面了解和掌握用餐过程中的安全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