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学到了什么
来源:新华社
近日,走进一所高校,偶然邂逅了一场春日双选会。只见众多用人单位的展位前,身着正装的学生们手持简历,神情自信地交流、询问。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现场还设立了“专家工作坊”的展位,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吸引了大量学生的驻足和咨询。
高校毕业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更精准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各高校正努力做实做细指导服务,强化就业育人的实效性。这不仅是高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举措,更是对每一位毕业生负责的体现。
在春季求职的关键时期,各高校及地方不仅需要拓宽就业市场、促进供需对接,还需进一步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让每一项服务都能精准触达学生的实际需求。强化就业育人的效果,需从早、从细、从深三个方面着手。
早在毕业前,高校就应全面加强就业指导。这不仅仅是对毕业生而言,而是对所有大学生都应进行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学校应及早谋划、部署和行动,确保学生在需要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就业指导。开设相关课程时,还应完善课程标准,打造更多的就业指导名师及优秀课程、教材,使优质的服务能够惠及更多学生。
细心指导学生提升求职本领是至关重要的。每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其职业发展方向自然也会有所不同。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有的高校已经实施了“一人一导师”的帮扶机制,或是设立了职业发展与就业等举措,这些都在用心用情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深化就业指导服务同样重要。除了技能训练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同样关键。高校应深入推进就业育人工作,将就业教育和引导融入全过程的育系中。广泛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态度,帮助他们找准定位,实现人生理想。
当前,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的攻坚行动正在深入开展。令人欣喜的是,优化服务和强化指导已成为教育系统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共同实践。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已播出多期“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观看人次已超亿计;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就业育人模式,如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引进优秀企业家担任双创导师等举措,都在为毕业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新华社》认为,这些细致扎实的工作将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帮助他们顺利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