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公开课《谁偷吃了我的大饼》
在启蒙区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他们之间的一次交流引起了我的注意。
“你们知道吗,月亮为什么有个缺口?”一个孩子好奇地问道。
“好像是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另一个孩子回答。
“看啊,那像小猪,是它咬的吗?”孩子们开始展开想象,对月亮的缺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小动物会咬月亮呢?”一个稚嫩的声音再次问道。
于是,一场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旅程就这样悄然开启了……
自主探索阅读
带着满心的疑问,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旅。那么,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桃子认为可能是小兔,淇淇则坚信是小猪,而嘟嘟则觉得可能是小青蛙。孩子们争论不休,难以达成一致。
我们决定进行一次投票,看看大家更支持谁的观点。最终统计结果显示,小猪的票数最多。真的就是小猪咬的吗?孩子们带着疑惑和不确定,我们一起开始了图画书的共读。
师幼共读时刻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了一起阅读。“小猪问了几个好朋友吃了它的大饼?” “有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一共五个好朋友吃了它的大饼。”孩子们纷纷回答。接着,老师又问:“每个小动物咬饼干的牙齿印是什么形状的?一样吗?”孩子们观察后回答道:“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尖有的圆。”老师问:“小猪找到偷吃饼的人了吗?”孩子们笑着说:“好像没有呢,再问下去饼都要被我们问完了。”
小小探索员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并探讨它们的不同之处。除了咬痕不同外,孩子们还发现动物的耳朵、尾巴等身体部位也有所不同。原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动物。接着,我们玩了一个游戏——猜猜它是谁,让孩子们通过听声音、看脚印等方式来猜测动物的身份。
动手实践环节
在制作大饼的环节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他们揉一揉、团一团、捏一捏、压一压,制作出了各种口味的大饼。有的孩子做了芝麻味的,有的做了蓝莓味的,还有的孩子做了青菜味的。大家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的乐趣。
在《谁咬了我的大饼》这本图画书的阅读活动中,幼儿园始终以孩子为主体,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支持,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我们整合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给予孩子多方面的支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