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香囊艾叶,菖蒲雄黄酒共度”,端午节,这一的传统节日如期而至。千百年来,的习俗文化中,端午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独树一帜。它不仅拥有二十多个别称,如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等,更是位列传统节日之首。

端午节在各地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呈现出多元化的过节方式。尤其在湖南地区,端午节有着特殊的含义。这里的人们将农历五月初五视为小端午,此时出嫁的女儿会回娘家探望家人,与他们共享天伦之乐。不仅如此,对于那些还有未过门媳妇的家庭,端午节也是将她接入家同庆祝的重要日子。而到了农历的五月十五,则又迎来了大端午,这一天一般是母亲前往女儿家中送去粽子,体现出母亲的关怀与家庭的温馨。

的女儿节有三重,那便是端午节、七夕节与重阳节。其中端午节又别具一格。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这三个日子在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含义。端午节更是被誉为老闺女及已嫁女的节日。古代的女子在出嫁后,常常因居住在夫家而难以回娘家探望。端午节便成了她们回家省亲的重要日子,故有“女儿节”之称。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也对这一习俗有所记载,描绘了女儿们佩戴艾叶、灵符,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的也回到了娘家与家人团聚的情景。

古人对于双五在八卦中的“比和”之象十分看重,这被认为是出行的大吉之日。出嫁的女子选择在这一天回娘家探亲,除了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外,也与这一吉祥的象征有关。

然而在古代,端午节也被视为一个需要小心避忌的日子。人们相信农历五月是“毒月”,端午节更是人人自危的“凶日”。为了辟邪除祸,民间有着诸多避忌的方法。其中,让出嫁的女子带着孩子回到娘家度过端午,便是其中之一。人们相信这样能够躲过端午节的邪气。

女儿节这一名字,听起来是如此的动人且美好。虽然它可能没有端午节的厚重大气,但却多了几分浪漫、温馨和细腻的情感。每当心中默念这个名字,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

文/梁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