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愿意上学的原因


2024年的北京儿童医院里,发生了一个新的诊疗动态。在六月份,医院增设了一个名为“拒绝上学指导中心”的门诊。这个门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吸引了近万名患者前来咨询。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有20%~30%的患者都在展现拒绝上学的行为。

这里需强调的是,这一占比较高比例(20~30%)的例子并不代表整体在校学生的问题状况,它仅仅反映出寻求帮助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大。若对所有在校生进行类似调查,数目可能远远超过这一估算的巨大规模。根据此情况估算,一千到数遇到此问题,确实值得关注。

我初看到这一新闻时,初感是不解与惊讶。继而思考到,对于未曾了解的现象并不代表其不存在。接着让我困惑的是,为何有如此多的孩子会拒绝上学。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社会层面的因素吗?如今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教育议题,只要被认为对孩子有益,总是毫无保留地支持。这种高期待也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是学校的原因吗?部分孩子确实会因为校园内的欺凌或语言争斗而选择逃避学校。为此,和社会都在努力加强学校在这方面的防护措施。但与此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孩子们的在校时间过长。他们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匆匆赶往学校,晚上又延迟放学,回家时间常常推迟到晚上九点之后。在同一个环境中待上十几个小时,即使是再有趣的地方也会感到疲倦。

为何学校会让学生待这么久呢?是学校愿意的吗?长时间的学习安排对成年人来说都是一种负担,但为何有些学校仍然这样做?这背后隐藏的逻辑又是什么呢?

是否也与家庭有关?教育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过高,甚至因此产生焦虑。他们担心孩子的学业、未来和成长,这种情绪的紧张感有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短期内这个问题是否可以得到解决呢?不论从社会、学校还是家庭任何一个角度,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都非易事。因为要改变成年人的观念或习惯,哪怕是一点点改变都是巨大的挑战。

至于那个“拒绝上学门诊”,虽然能够暂时缓解部分问题,但治标不治本。它只能为患者提供短期的指导与帮助,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们拒绝上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