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近视是怎么引起的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视光学系的陈翔分享了关于青少年近视问题的见解。他表示,以本院为例,每年为青少年配镜数量超过十万副,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接待近视患者的门诊量显著增加,已成为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

陈指出,孩子们每日平均“视近”(如看书、做作业、使用电脑等)时间长达近10小时,这与其近视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已被证实。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球调节、集合及疲劳性,进而眼压增加,使眼球变长,近视度数加深。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在青少年儿童近视高发率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家长们关心的配镜问题,陈强调,配镜的目的是为了矫正视力,而非一劳永逸地解决近视问题。他解释说,孩子未成年前,近视会以每年70~100度的速度增长,因此家长应正视已经发生的近视,并尽量控制其发展为深度近视。在选择眼镜时,家长应谨慎,避免“过矫”或“留余地”的现象。所谓配低一点可延缓近视加深的说法,纯属心理安慰,尚无实证支持;而配高了度数则可能导致孩子戴眼镜后不适,长期下来可能加重近视。

陈还提醒,当孩子感觉“眼镜不够用”时,应及时更换眼镜,以免影响学习成绩。市面上各种近视控制镜的研发和销售趋势也在不断变化。虽然这些眼镜各有利弊,但家长在选择时应根据孩子的具体需求和舒适度进行权衡。

陈翔进一步介绍,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近视控制镜:近视控制镜、OK镜和周边离焦矫正镜。其中,近视控制镜主要针对“内隐斜”患者效果较好;OK镜是一种新型的角膜塑形镜,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但晚上佩戴时会对角膜产生一定作用;而周边离焦矫正镜则是专为儿童设计的特殊眼镜,旨在无论在眼镜的还是周边都能矫正视力,从而控制近视。这些眼镜的研发仍存在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实证支持。

青少年近视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家长们应正确认识近视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配镜和近视控制方法。社会也应加强青少年近视预防和控制的宣传教育力度,共同为孩子们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