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商学院教师团队


在“两山”理念的二十周年之际,浙江省的“两山合作社”作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正在蓬展。为了深入了解“两山合作社”在生态富农方面的机制和成效,宁波大学商学院了一支调研队伍,以探寻其在生态富农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显著成果。

自2024年6月至2025年1月,该调研队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浙江省多家“两山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走访了鄞州区的走马塘村、奉化区的大堰镇箭岭村以及湖边桥村等地,与合作社负责人、社员和村民就生态富农的逻辑进行了深入的问卷调研和访谈。

走马塘村的“两山合作社”注重整合乡村生态和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调研团队在村庄中穿梭,详细记录每一处生态景观的规模、经营现状及潜在价值。他们与荷塘咖啡店主等经营者交流,了解到合作社在拓展客源和提升品牌知名度方面的举措,同时也发现了在特色生态产品的深度开发与整合营销上仍有提升空间。

箭岭村的调研同样充满挑战。这个以酵素产业为特色的村庄,“两山合作社”围绕环保酵素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生态治理的协同发展。调研人员深入酵素水稻田、厨前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等地,尽管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但他们仍坚持前行,记录下酵素生产流程对生态农业的影响。他们发现,虽然酵素产业在提升土壤肥力和减少农业污染方面初显成效,但在市场推广与标准化生产方面仍需加强引导与支持。

湖边桥村的调研则聚焦于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在农产品收获季,调研人员既要协助农户进行农产品采摘与分拣,又要了解合作社在农产品品牌打造、销售渠道拓展方面的举措。他们还研究了兰花种植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合作社在提升兰花产业附加值方面的努力。虽然合作社在整合当地特色资源上有所建树,但仍面临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品牌宣传缺乏系统性等挑战。

通过与各村“两山合作社”负责人、农户及相关从业者的深入交流,调研团队看到了诸多积极成效。各村通过合作社的引领,有效整合了土地、山林、水域等资源,开展了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两山合作社”积极引入外部投资与技术,发展特色产业,增加了村民就业与收入。

调研也发现“两山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生态资源产权界定与流转机制的不完善、绿色金融支持力度不足以及专业运营人才的匮乏等。但各地、合作社及相关企业正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不断创新发展路径,为“两山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展望未来,“两山合作社”有望在更广泛的区域推广复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生态富农的重要力量。它将继续盘活生态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式现代化的生态篇章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两山合作社”必将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