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小故事100以内


一、无诗非引,脚步受限,无学亦难行

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表明了诗与礼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诗经,作为古代的文学瑰宝,其内涵之丰富,情感之真挚,能够涵养人的,励志,并学会处世之道。尽管现今因年代久远,诗经可能对普通人来说阅读起来有些困难,但其精神内核仍被《论语》等经典所继承。

礼,如今我们称之为规矩,它涵盖了法律、民事规则以及企事业的规章制度等有形之礼,同时也包含了风俗习惯等无形之礼。对礼的认知和遵守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孝为德之基,教育之源流

孝道在古代被视为德行之根本,教育之源流。司马谈在《命子迁》中提到:“孝者,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体现了孝道在个人品德和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

儒家文化重视孝道,强调个人通过为社会、服务来获得名声,光耀门楣,以显父母。这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三、学为修身之本,志为立业之基

学是儒家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概念。《论语》开篇即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表明了学习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提到:“学以修身,学以立志。”这强调了学习和立志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只有立下远大的志向,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学习也需要耐得住寂寞,远离声色犬马、利禄功名等诱惑。

四、八言箴言,指引后人成材之路

韩愈的家训以八句话告诫后人如何成为有用之才。这八句话涉及正直、、节制、守法等方面,是为人处世的智慧结晶。

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宽容、上进;要交诚实厚道的朋友;要勤俭持家,不可;要贵在立志,不可沉溺于儿女情长;要守法不逾,不要为欲望铤而走险。

五、小聪明非良策,大智慧方显真章

陆游家训告诫我们不要过于依赖小聪明。越是小时候表现出聪明才智的人,越需要多读来陶冶、厚其品德、高其心志。

这提醒我们做人不能只看重表面的聪明才智而忽视了内在的修养和品德的培养。

六、勤奋为要,天下无难事

纪晓岚的“四戒”“四宜”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勤奋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

他提出的四戒包括: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侈华丽,四戒骄傲。而四宜则包括:一宜勤奋读书,二宜尊敬老师...

这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远离奢侈与骄傲。勤奋读书和尊敬老师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至关重要。

七、琢玉需才智 人需学知识

欧阳修在《诲学说》中提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表明了学习和才智的重要性。

玉虽然有不变的常德但需要雕琢才能显其风华;人亦如此需要学习才能明理放光。优秀的家长一定会注重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机会让他们不断学习成长和进步。

文章来源:孔子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