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不吃天堂草为何禁了
在童话的宇宙中,众所周知的大结局往往描绘着公主与王子幸福地共度余生。这样的场景,对于孩子们来说,意味着故事的落幕,也预示着就寝时间的到来。当这样的情节并不出现时,故事又会有怎样的走向呢?
近期在儿童戏剧节上演的剧目中,有众多源自经典童话的改编作品,如《白雪公主与七矮人》、《彼得·潘》、《彼得兔与他的朋友们》以及《小王子》等。其中两部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是《叶限姑娘》和《小鱼》。
在原著中,“灰姑娘”的成功似乎依赖于“神力”的帮助和王子的垂青,被视为一种好运气。但在《叶限姑娘》的改编中,编剧孙梦竹巧妙地设定了叶限在危难之时救助了拥有“神力”的小鱼,从而获得了小鱼的帮助。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公主与王子的故事,更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现代审美的问题:对一个女孩来说,嫁给王子就是她人生的终极目标吗?
孙梦竹认为,人的终极幸福不应依赖于他人,而应回归自我。故事的结尾是叶限走向远方,她的朋友小鱼伴随左右,溅起的水花象征着这一点的意义。尽管这个结局初看可能有些沉重,但它打破了“公主梦”,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对现代社会的孩子们来说具有更深远的价值。
对于《小鱼》这部作品,它是由安徒生创作的最为催人泪下的故事之一。剧中的小鱼化为海上泡沫的形像,常常被视为一个悲剧。在儿童剧版中,虽然情节基本忠于原著,但在结尾处,小鱼为了追求一个永恒的灵魂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与王子并无必然联系。这一改编让孩子们了解到生命中除了爱情,还有更珍贵的灵魂价值。
丹麦戏剧中心的首席执行官亨利·科勒表示,安徒生的故事对丹麦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讲述悲伤的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必要的,能使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和深度。著名文艺评论家钟艺兵也认为,尽管某些故事表面看似悲伤,但其内核却传递了现代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儿艺还呈现了安徒生的另一部经典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虽然充满了不幸,但却蕴希望。小女孩在困境中仍保持着善良和自尊,即使面对生命的威胁,她仍心怀对他人的关爱和善良。这则故事教导孩子们珍惜美好事物,对扼杀美好的环境有自己的认知和态度。
而在现实题材的儿童剧中,更是直面人生的真实和复杂。如改编自曹文轩作品的《山羊不吃天堂草》,关注少年的心灵成长历程和他们在城市中的挣扎与迷茫。这样的剧目让孩子们接触到生活的真实面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钟艺兵强调,儿童剧不应只局限于真善美的展示,而应涵盖生活的多元性。儿童剧的题材应该广泛多样,不必避讳展现真实的社会问题。例如,《想要见到太阳的雪人》这部罗马尼亚木偶剧,虽然听起来是个悲伤的故事,但雪人在融化前得到的帮助和它的信念都告诉孩子们:即使面临困难和悲伤,美好的事物终将归来。
儿童剧应该为孩子们展现一个多元的世界,不仅仅是美好的幻象。毕竟,孩子们会长大,他们会面对真实的世界。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