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搭积木安得广厦千万间


广厦千万间的见证

自古以来,人们便对“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愿景怀揣希望。文/席志远

初秋的清晨,我静立窗前,眺望远方。眼前耸立着的浅色高楼,如梦幻积木般矗立在蓝天白云之间。城市的飞速发展,使得平民百姓如今能居住在这广厦千万间,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四十年前,当我首次来到哈尔滨时,记忆中的城市地标是中山路上的那座17层高的广播电视台大楼,形似巨大的冰棍儿,成为了哈尔滨人的骄傲。电影《黑三角》中也有其身影。而此前的“北方大厦”,虽然雄伟壮丽,但仅有九层。如今再看,这两座建筑已被茂盛的高楼所包围,淹没在林立的高楼之中。

高楼并不只是以高度来衡量其价值。高并不代表好,低也不意味着差。但无可否认的是,这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发展的速度。没有高科技、高质量、新材料的支持,是无法建造出直冲云霄的“广厦”的。

过去,居民们住上三层以上的楼房都感到害怕,因为当时的楼房设施不完善,没有暖气,冬天需要烧煤取暖,上下楼搬运煤和炉灰十分不便,给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如今却大不相同了:无论住在多高的楼层,水、电、气供应都十分完备,物业管理也十分到位。电梯上下自如,出入如同走在平地。如今的人们更愿意住高层,上面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仿佛有腾云驾雾、上九天揽月的感觉。

唐代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今,这一愿景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得以实现。这不仅是建筑的发展,更是时代的进步、科技的飞跃。

作者简述:席志远,男,热爱文学,是绥芬河市作家协会航帆文友社的成员。他的作品在《金土地》、《今日头条》、《百年旗镇》等多处发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