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璋之喜的三个忌讳
第一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选择题答案:A、月亮
第二题,王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庆祝弄璋之喜”的消息,那么王先生近期有什么喜事?
答案:C、妻子生了个男孩
第三题,“拱手而立”是传统礼仪之一,用于表达对长者的尊敬。当男子行此礼时,正确的做法是:
答案:A、左手在外
这些题目并不是为了考察,而是来自普陀区桃浦镇童享成长营公益国学课的题目,回答这些题目的学生大多为三到五年级的小学生。
今日(7日),在普陀区桃浦西片区的活动中心内,国学课的第二讲如约进行。从2017年开始,这个国学课项目已经持续了四年之久。该课程的宗旨是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对国学的认知,从而弘扬国学精神,传承文化。
记者现场观察到,九点半刚过,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十几个孩子。今天的课程主题是“先秦诗歌中的屈原及其作品”,特别强调了屈原的作品《离骚》以及其他如《天问》、《九歌》等。这让记者不禁有些惊讶地想,这样的主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会不会有些困难?
对此,教师陈昊燕表示:“现代孩子们的见解和认知能力已经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眼光来衡量他们的理解力。”
近年来,传统文化在社会的热度持续不减。教育领域出现了各种读经教育、私塾学校等模式。在文化领域,《诗词》、《经典咏流传》等综艺节目也备受追捧。参加国学课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国学的“小粉丝”。例如,来自山茶苑的四年级男生王一博已经跟随国学课多年。
与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同,陈老师的教学风格并非从名句赏析开始,而是先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以此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屈原的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和顷襄王三个时期,其主要活动时期为楚怀王时期。”当王一博看起来还没完全理解时,陈老师用了生动的比喻:“这就如同你在小学五年里经历了不同的班,或许会感到不适应。”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来自白丽苑的五年级女生高旻表示感觉轻松易懂。
国学课项目负责人陈靓介绍说,教师在授课时采用互动+游戏式教学的方式,有时还会加入即兴表演和分组积分竞赛等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还会在课程中加入一些如制作古风书签、写感谢卡和互赠礼物等课堂小手工活动。这样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学会了分享和感恩。
“国学不仅包含《弟子规》、《三字经》等礼仪内容,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内心的修养和文化追求。”陈靓进一步强调道。
根据新冠防控要求,家长和孩子在进入教室前需出示健康码并登记体温。只有体温低于37.3℃的学生才能进入教室并保持一米间隔就座。每天上课前都会有志愿者对教室进行通风换气以保持环境清洁。课间还会进行消毒工作以确保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据介绍,童享成长营项目是由桃浦镇与专业的第三方合作开展的,旨在结合社区需求在暑假期间为孩子们提供国学和英语两门科目的课程。这样的项目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也丰富了他们的暑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