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欣赏的名曲有哪些


浙江嘉兴音乐教育新探索

在浙江省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石雪幼儿园,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得到了夏丽娟老师的供图支持,夏丽娟老师作为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幼教教研员,不仅教学经验丰富,更是浙江省“春蚕奖”的获得者,对学前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着深刻的理解。

音乐教育议题引发思考

问题聚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经常让幼儿接触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以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为幼儿选取适宜的音乐作品成为了一个难题。一些古典音乐特征鲜明,表现力丰富,但形式复杂,乐章长,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存在距离;而一些经典儿歌虽然简单,却难以让幼儿活动变得生动有趣。那么,如何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为幼儿挑选出合适的作品呢?

专家观点与策略

专家指出,经典音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非常适合幼儿欣赏和体验。但关键在于教师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一、构筑情境,让音乐可感知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音乐作品应该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能转化为他们看得懂、听得懂的内容和情境。例如,《惊愕交响曲》可以重新解读为《春天的小草》,通过为乐曲赋予新的主题名称和情境,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内容与形式。

二、精简结构,让音乐更易懂

针对幼儿的感知和记忆特点,音乐要简单且清晰。对《酒歌》这样的歌曲进行剪辑,节选其中的乐段或乐句,使其更符合幼儿的感知特点和音乐活动的实际需求。

三、巧妙组合,激发想象

一些经典音乐作品通过多曲混组、老曲新词、旧词新义等方式进行组合改变,可以创造出更多适宜幼儿的新作品。这些新作品不仅深受幼儿的喜欢,还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和创造表现。

四、改变形式,丰富体验

幼儿对新奇多变的事物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变化拍子、变化旋律、变化织体、变化速度等方式改变音乐形式,从而让幼儿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教育报》2025年03月16日 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