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我的爸爸》教案


活动目标:

一、学习探索绘本的内涵,理解爸爸的个性特点及爱好。

二、通过观察夸张、变形的图画,运用比喻句型描述爸爸的本领,并尝试自主创作爸爸的画像。

三、培养孩子对爸爸的敬爱之情,增强亲子关系。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事先收集孩子们对爸爸的观察日记,了解爸爸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及本领等,并制作成小卡片。

二、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包括绘本图片、音频及自制爸爸画像模板。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绘本封面)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本关于爸爸的绘本。看,这是书的封面,你们能猜猜这会是一个怎样的爸爸吗?他穿了一件什么样的睡衣?

二、结合课件,逐页解读

1. 观察绘本前半部分,感受爸爸的非凡之处。

教师:(播放绘本前半部分)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爸爸有哪些特别之处。他有哪些本领?请孩子们用好听的词来形容。

2. 观察绘本后半部分,尝试用比喻句型描述爸爸。

教师:(出示一系列夸张、变形的爸爸画像)看,这位爸爸又变成了什么?他像什么动物或物体?请孩子们用“我爸爸像……一样……”的句型来描述。

3. 自主阅读绘本后半部分,加深理解。

教师:绘本中还画了爸爸的哪些形象?请孩子们轻轻拿起书,一页一页地阅读,并用“我爸爸像……一样……”的句型与同伴讨论。

4. 集体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出示相应图片。

5. 感受父爱的伟大,表达对爸爸的爱。

教师:我们的爸爸们虽然普通,但他们的爱却如山一般坚实。我们是否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欣赏这个绘本,感受父爱的温暖。

三、发挥想象,创作爸爸画像

教师:绘本的作者用他的画笔为爸爸们画了许多生动的画像。现在,我们也来给自己的爸爸画张像吧!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爸爸的特点,运用“像……一样……”的句型进行创作。想想你爸爸有什么特点或习惯,他像什么动物或物体?开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于爸爸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知。通过观察绘本中的夸张、变形的图画,孩子们能够运用固定的句型表达出自己爸爸的特点和本领。通过自主创作爸爸的画像,孩子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受。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较高,表现出了对爸爸的敬爱之情。在句型的运用上,部分孩子还需加强练习,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