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推手训练的步骤与方法
太极拳推手练习的价值与意义
练习太极拳推手,除了能够检验拳架动作,加深对太极拳的理解与认识,还具有多方面的锻炼价值。以下是其具体表现:
一、听劲化力,炼神健脑
在推手过程中,听劲是极为重要的。通过耳听、眼观及周身肌肤触觉,可以感知对方劲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及意图。这种听劲的锻炼,不仅能够强化反应,还能在精神上得到锻炼,从而达到炼神健脑的效果。
二、松沉接劲,壮骨生髓
推手练习中,松沉的功夫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松沉到脚,可以接劲、壮骨、生髓,达到强化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引化发劲,强身健肾
引化发劲是推手中的重要技巧。通过巧妙的引化和发劲,不仅可以增强技巧性,还能达到强身健肾的效果。
四、推手增功,功助拳势
推手的练习可以增强太极拳的功夫,而功夫的增强又有助于太极拳的拳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太极拳技艺的提升。
五、舍己从人,修和心态
推手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心态的修炼。通过舍己从人的练习,可以培养平和的心态,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以上推手的锻炼价值,引自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太极拳推手教程》一书。
在初级阶段的太极拳推手训练中,各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练习方法。
第一步是“接”,即接触、接劲。接触与接劲的练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功夫,其中掤接手是常用的方法。也要注重以掤粘黏的方式接劲,这需要收劲到脚的松沉功夫。
第二步是“听”,即听劲。听劲是太极拳的术语,是感知对方劲力的关键。通过耳听、眼观及周身肌肤触觉来感知对方劲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及意图。听劲的训练有四个层次,从手听劲到以腰眼、脚、左耳根听劲,逐步提高。
第三步是“化”,即化劲。化劲在推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运用捋等技巧来随人滚转,达到化劲干净的目的。化劲不仅需要手的配合,还需要腰腿的协调。
第四步是“引”,即引劲。引劲是拔根的手段之一,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功夫才能实现引劲落空的效果。除了用手引外,还要注重用腰、身、步的配合。
第五步是“拿”,即拿劲。拿劲在推手中也是较为重要的技巧之一。拿有两个练法手段:一个是擒拿反关节的手段;另一个是控制对方劲路的手段。由于时活的变化和追求强身健体等原因,后者更为常见。拿对方时需要手很轻灵、听劲很灵敏才能达到效果。
第六步是“发”,即发劲。发劲是推手中的重要技巧之一,需要在估计时间、摸准部位、找好方向等前提下进行。同时需要松沉蓄劲才能更好地发劲得当及早顺发至关节各部位以达到应有的功力作用或制动对手动作以应对强攻和躲避的方法体现的是太极发力意蕴杨式太极拳的发人特点是拔根掷发动作敏捷、出其不意极具实战威力以裆为发力轴心的左右发力突出太极特有的划圆特点不仅表现为前后还体现在左右等方位对战时各力法的运用配合往往让人措手不及让对手毫无招架之功只能叹息技不如人从中领悟到太极功夫越深功夫表现就更为明显一旦双方实力悬殊那么大者在技术运用上将如探囊取物般的轻易获得胜利正所谓四两拔千斤体现的恰为功夫的运用奥妙因此应该说力量只是技击运用的一个条件与朋友共勉太极拳的真谛在于修炼身心追求内外兼修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望各位武友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