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拿竹竿歇后语


《歇后语小词典》中收录的竹子相关的歇后语,源自“H:[竹子与猴子——步步为营]词条。”

竹子与猴子的故事——步步为营

此歇后语意指行动或进展需有计划、按部就班。比喻在处理事情时,需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推进。

【例】

他就像竹子与猴子一般,步步为营,先安稳地住进新房子,享受美食,再逐步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最终达到他的目标。(改编自清·蒲松龄《增补幸云曲》情景)

竹子与猴子的比喻

也有“竹子与猴子的比喻——节节高升”。这个歇后语通过描绘猴子爬竹竿一节一节的情景,象征着事物或人的地位、能力等不断上升的趋势。

谈及《增补幸云曲》

《增补幸云曲》为蒲松龄创作的一部诙谐小曲,其收录于《聊斋俚曲集》之中。此作品主要描述了明武宗朱厚照的生活琐事和朝政之外的小插曲,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展示了皇帝的活泼性格。此曲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蒲松龄其人其作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来自济南府的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是清朝时期的文学家和短篇小说家。除了《聊斋志异》外,他还留下了大量诗文、戏剧、俚曲等作品,总计近200万言。他的作品在生前就已引起周边人们的兴趣,而《聊斋志异》刊行后更是风靡天下,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还走向了世界,为乃至全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于《歇后语小词典》

《歇后语小词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温端政主编,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纂。其开本为48开,定价14.00元。此版本于2004年7月首版发行,至2005年6月已进行了5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