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废食与投鼠忌器
近期,银发布了新的指引,积极倡导保险公司运用长期账户资金,增加对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的持有。该允许特定产品通过券商的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来化解股票质押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这一举措与去年推动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相互呼应,为引导保险资金进一步参与市场投资提供了积极的环境。
关于保险资金入市的松绑,市场上的声音颇为乐观,有人戏称“曾经的冷落者如今再次受到青睐”。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错综复杂,恰当的运用能够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在2015年股市的波动期间,监管层曾鼓励保险资金提高蓝筹股的投资比例,并支持其参与融资融券及债权收益权等相关业务。随后的市场乱象使得部分保险公司频繁举牌上市公司,采用高杠杆资金进行激进投资,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监管层加强了对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举牌或收购行为的监管,严禁其共同收购上市公司。
从国际经验和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来看,保险资金一直是市场中的重要力量。其长期稳定的投资风格对于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信心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若对保险资金的运用过于谨慎或因噎废食,将不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自去年10月以来,监管层已开始积极释放信号,引导设立不纳入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计算投资比例的专项产品,并取消了险资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这样的灵活策略旨在更好地发挥保险资金的优势,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的流动性风险,并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
与此在鼓励险资入市的也需考虑如何回应市场的疑虑和期待。这种从严格到鼓励的转变并非监管的反复无常,而是基于不同时期的市场表现和保险资管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作出的合理调整。从前车之鉴中吸取经验,当前险资入市的步伐显得更为稳健。在之前设立的化解股权质押风险专项产品中,已经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加了资产的安全性,并在合规、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空间内进行投资操作。当前股市的估值相对较低,为权益类资金的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庞大的保险资金也需要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此时入市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