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户外游戏观察与分析
小一班半日活动计划
日期:11月1日 星期二 上午
执教教师:
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
1. 增进对家人的了解,能大胆介绍自己的家人。
2. 培养自主饮水习惯,学会如厕,形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指导策略:
1. 通过故事、绘本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饮水的重要性,并自主饮水。
2. 利用模拟游戏,教授幼儿正确的如厕方法。
安全教育:提醒幼儿在活动中排队有序,避免无序奔跑造成意外。
二、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观察小生命——植物角的小鱼
活动由来:小鱼在植物角游弋,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总忍不住去看小鱼、摸小鱼,表达对小鱼的好奇与喜爱。我们决定开展一次小鱼观察活动,满足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小鱼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体验学习“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
3. 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发现。
活动重点:掌握“由表及里”的观察顺序及方法。
活动难点:用语言、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观察发现。
活动准备:小鱼、绘画工具、观察记录本
活动过程:
1. 引出话题:“孩子们对植物角的小鱼很感兴趣,让我们一起仔细观察它们吧。”(幼儿自由观察)
2. 提问引导:“小鱼是什么颜色的?身上有哪些特征?”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
3. 通过绘画方式记录小鱼的外形特征,鼓励幼儿细致描绘。
4. 游戏互动:“现在,请你们变成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教师弹唱与小鱼相关的歌曲,幼儿模仿小鱼游动)
5. 放松活动:“小鱼累了,需要休息了。”(幼儿模仿小鱼睡觉的姿势)
6.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小鱼,记录其细微特征。
三、区域活动
名称及内容:表演区——《趣味时光》、《舞台》
活动目标:能够模仿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跟随音乐节奏敲打乐器。
投放材料:各种乐器、道具、服装等。
指导策略:通过故事或情景模拟启发幼儿思考生活中的有趣事情,鼓励他们用肢体或道具进行表演;教师可示范表演,引导幼儿模仿;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幼儿敲打乐器,感知音乐节奏。
科学区——小小生物学家
活动目标: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尝试用简单线条描绘生物特征。
材料投放:生物模型、观察记录本、绘画工具等。指导策略:教师引导幼儿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生物模型,提问启发幼儿发现生物特征;鼓励幼儿用简单线条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四、户外活动
(一)集体活动:动物王国探险之旅(新授)
活动目标:喜欢进行探险活动;学习基本的手脚爬行和匍匐爬行动作;在活动中保持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爬行垫、障碍物、安全标志等。活动过程:准备活动(热身运动);游戏讲解及规则介绍;游戏开始(钻过障碍物、爬过爬行垫等);游戏后的放松运动(如“师”游戏)。安全提示: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提醒其遵守游戏规则,保证其安全游戏。
(二)分散活动:多种运动项目
活动材料:飞盘、球类、沙包等。指导策略:介绍各种运动材料及玩法;鼓励幼儿尝试多种玩法,如沙包可以抛接、投掷等;注意观察幼儿行为,提醒其注意安全。安全提示:注意周围环境及运动器材的使用安全,避免碰撞和意外发生。
五、活动反思与总结
本次半日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及生活技能的提升。在活动中,我们观察到孩子们积极参与、兴趣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及不足,将在今后的活动中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