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开学寄语简短


关于即将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他们应做何样的准备呢?

为顺利过渡幼儿园至小学这一重要时期,孩子们该如何规划自己呢?而身为他们的家长,又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以协助他们与自己共同建立起心理准备,一起顺利跨出成功的一步呢?

有些家长选择早早地为孩子安排了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的学习内容;有些家长则更注重孩子的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如穿衣、饮食及如厕等;还有些家长则关心孩子的注意力及情绪管理能力,担心孩子无法独自应对一节课的45分钟时长。

在家长们的各种担忧背后,也需注意不要盲目地集中训练和学习,以免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有时过度的要求可能使孩子觉得进入小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们应始终以“尊重”为基础,尊重孩子的大脑发育进程,接纳他们的认知水平及情绪表达。

记得那一段热门的视频吗?一个小女孩被母亲背诵乘法口诀,每当背到“五五二十五”时总会卡住,反复多次后情绪崩溃。这令人感到无奈又心酸。当孩子还在数数阶段时,就要求他们背诵复杂的乘法口诀,这不仅违背了孩子的认知规律,还可能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巨大的打击,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

对此,我们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协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首先确保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充足的营养,并培养其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积极的锻惯。其次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例如送其一个小闹钟,让其逐渐感知时间的长短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还需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教育其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看红绿灯、走人行道等基本安全知识。

最为关键的是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通过与孩子分享学校的有趣之处,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学校的向往和对成为小学生的渴望。避免使用不良的心理暗示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如“你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等话语。

讲一个实际的小例子,一位家长面对孩子晚饭后要求吃巧克力的请求时,决定以一种更生动有趣的方式教育孩子理解糖果对牙齿的危害。他利用一个牙齿模型为孩子讲解牙齿的结构和保护方法,但当问及孩子是否理解时,孩子仍表示想吃巧克力。这启示我们,当与孩子沟通时,除了告诉他们大道理外,更应给出具体可行的策略和建议。

游戏中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学习方式,用智慧与他们互动,理解他们的认知规律,并科学地引导他们迈出入学第一步。

总结一下:

1. 尊重孩子的大脑发育规律。

2. 尊重孩子的情绪表达和需求。

3. 游戏是孩子最自然的学习方式。

4. 不要用不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来教育他们,以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让我们以智慧和尊重的态度,陪伴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为他们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