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1~5的点数


早餐之后,孩子们开始以小椅子作为道具,巧妙地构建起了一个温馨的“家”,那是一个巨大的半圆形圈。我会静静地等待他们逐一坐下,然后开始我们的活动。

“现在,我们开始点名啦!看看我们的小客人是否都到齐了。”老师在这时会让孩子们轮流担任小老师的角色,尝试点名。每个被叫到学号的孩子需要大声地回应“到”,这样其他孩子就能清晰地听到。如果某个学号的孩子没有回应,那就说明他今天没有来幼儿园。在顺次点名时,如果遇到学号顺序出现“拐弯”如19、20、21或29、30、31这样的组合时,有时会出现小错误,这完全没关系,老师只需稍作提醒即可。这是因为小班的孩子还无法很好地掌握顺序的概念。

“现在,我们开始扮演小主人的角色,请客啦!”我首先拿出玩具柜里的小鱼玩具,作为“炸鱼排”,每个孩子都分到一块。虽然他们知道这是假的鱼排,但仍然非常喜欢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这也是符合小班孩子学习特点的。我适时地插话:“还有没有客人没有鱼排?”他们会立刻响应,兴奋地大声回答:“都有了”。然后他们就会模仿地大口大口地吃起“鱼排”,有的孩子还会调皮地说:“老师,你这鱼排没有择干净,还有刺呢。”引来一阵欢笑。

接下来,我拿出了彩色拼插积塑玩具,说:“我们还有水果要分享哦,大家猜猜是什么水果?”孩子们会七嘴八舌地猜测:“芒果”、“西瓜”、“蓝莓”……他们几乎说出了当下应季的所有水果。有的孩子还会分享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如:“我最喜欢吃蓝莓了,昨天妈妈还给我买了呢。”;“我喜欢吃芒果,特别甜。”

“好,那么现在你们就来当小主人,给客人们发水果吧!”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在发水果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不够分的情况,这时我就会引导他们观察谁还没有水果,然后让他们自己数一数少了几个,再去取相应的水果补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分享和关心他人,还对“多”和“少”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就这样,我们的“请客”活动持续了半小时,孩子们的兴趣依然不减。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调动了以往对不同水果颜色、形状、味道的记忆,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胆表现能力。通过与节奏感强的音乐相结合的“品味水果”环节,孩子们也感受到了不同节奏、音乐的性质(强弱、高低、轻重急缓等)。这就是将数学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融合,让数学变得不再枯燥无味,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孩子们最自然、最喜爱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