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过年是几月几日?
当山间新雪轻铺,秋天的叶子如火焰般绚烂,金黄的谷米熟透时,意味着收获季节的丰收已融入粮仓之中。与此一个具有深厚意义的节日——彝族年,如期而至。
在四川省,被列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年,又被称为“库史”。这个节日是集祭祀祖先、娱乐、餐饮等众多民俗于一体的盛大庆典。每年约在11月20日前后,是彝族人心中庄严且喜庆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论男女老少都会聚在一起,共度欢乐时光,共同庆祝子孙的兴旺和生活的安康。
装扮盛装的彝族姑娘们在节日中翩翩起舞,彝族年的庆典分为三个阶段:年前准备、年节期间和年后阶段。每个阶段都蕴丰富的民俗活动和独特的仪式。
在年前准备阶段,彝族人非常重视每一个细节。他们选定年猪、催其长膘、挑选吉祥的日子、酿制美酒、准备柴火、磨面制作食物、推制豆腐和清理家中尘土等。每一项准备都是为了迎接这个重要的节日。
当节日到来时,彝语中称第一天为“库施”,第二天为“多博”,第三天为“博基”。在这三天里,人们会进行各种仪式和活动。第一要是祭祀祖先和准备年饭,每一个仪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第二天则是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拔萝卜、玩磨尔秋、喝串门酒等。而第三天是送祖的仪式,主人家会祭献祖先并念诵祝辞,祈求祖先的庇佑和来年的丰收。
年后的习俗中,拜年是彝族年庆典的延续。人们会带着年猪肉和酒前往长辈亲友家中拜年,这是自古不变的规矩。彝族也是一个好客的,他们会热情地招待来访的客人,共同分享欢乐和友谊。
彝族年不仅是彝族人的重要节日,更是他们远古节日文明史和祖先崇拜的见证。这个节日所表达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平安、敬老、欢乐祥和的思想理念,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编辑 | 梁红玉 排版 | 韩晓冬 校对 | 刘 念 责编 | 韩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