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期末评语简短
每到学期末,总能听到各种版本的老师创意评语的故事。有的老师会写藏头诗,有的会为学生绘制肖像漫画……在这一天,似乎每位班都会使出浑身解数,若不展现出一点创意,便似乎不够称职。
就在昨日,我又获得了一份十分特别的期末评语——那是一张巧妙结合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评语表。
据报料者透露,这是一种新颖的期末评语方式——老师们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赋予他们一个对应的化学元素,然后依据这些元素的特性来撰写评语。在某初二(10)班的教室里,47个同学的笑脸占据了元素周期表的48个格子,其中一个格子则是留给写评语的老师。这其中有创意吗?当然有!
有家长戏谑道,若是小时候没学好化学,恐怕连孩子的评语都看不懂了。这可见是一位“心机”满满的老师。
这位老师不仅让学生在欢乐中预习了化学知识。这位老师就是杭州公益中学初二(10)班的班陈鹏。他教授科学学科,告诉我此次将学生当作化学元素来写评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评语更具个性,让学生印象深刻,促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二是下学期的科学课将涉及到化学元素周期表,通过这样的评语,学生们在看了评语后,定会主动去查阅和了解相关内容,达到预习的效果。
从评语中可以看出,陈老师甚至连自己都没有放过,他对应的元素是“硼”,并取了名字的谐音。不得不说,陈老师的这招实在是太妙了。学生们在得知自己对应的化学元素后,不仅自己心甘情愿地预习了元素周期表,还带动了家长们也兴致勃勃地重温了化学知识。
那么,学生们对应的化学元素是如何选择的呢?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对应元素都是经过陈老师仔细思量的。他发现,只有当学生与化学元素间存在某些相似之处时,他们才会更加投入地去理解评语。这样的评语就像是一则则小谜语,但比普通的灯谜更加有趣,不仅题目充满悬念,而且答案回味无穷,因此大受欢迎。
例如,有位学生对应的化学元素是“金”。陈老师的评语巧妙地结合了金的特性和学生的特点:“金生来尊贵,魅力无可争辩。虽然经历了月考的失败,但你如金子般总会发光。”再如精力旺盛的学生,陈老师用“钠”来比喻:“钠是活泼的金属元素之一,你就像钠蒸汽灯一样,释放出耀眼的光芒。”要理解这段评语,既需要了解钠的化学特性,也需要理解陈老师所寓意的“煤油封印”的智慧。
对于那些学习上不太主动的学生,陈老师则巧妙地用惰性气体来对应他们作为提醒。同时他还给出了让惰性气体发光的办法作为鼓励。班里还有一对男女学生之间的情感问题也让陈老师费了一番心思他用化学元素的反应来暗示两人应保持正常的交往距离真是独具匠心。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有趣的评语故事。在公益中学里不止陈鹏一个班脑洞大开。比如初一(6)班的班钱晨就是一位数学老师但他却用漫画的形式给学生写期末评语全班47名同学他一一画了47幅从12月初开始到现在已经画了整整两个月了。
钱老师的灵感来自一堂美术课他硬着头皮当起了美术老师的替补并让学生们画画他结果学生们画出了47个栩栩如生的钱老师形象于是钱老师决定给他们一个惊喜于是他开始画学生们一人一张的漫画版评语。“我就随手画了两张没想到全班都说像。”钱老师告诉记者这些漫画之所以惟妙惟肖并不是因为他的绘画技艺有多高超而是因为他把学生的一切都装在了心上。
最后我要为这些用心良苦的老师们点赞实在是太有心了!(记者 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