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猪种猪基地在哪


从苏州市区驾车一路向北行驶几十公里,几经曲折,我终于在无锡附近的一个偏僻小村庄里发现了苏州市太湖猪的保种场。这里虽被密集的森林包围,若非看大门和内门的标识,难以置信这竟是一个级的保种场。它是国内唯一一个保存了三个地方猪品种的保种场,也是江苏省猪种质资源基因库以及苏太猪原种基地。

该保种场共饲养了“二花脸”、“梅山”和“枫泾”三个类别的太湖猪,每个类别均有百余头。其中,“二花脸”和“梅山”这两个类别已列入级保种目录,而“枫泾”则是省级保种目录的品种。

经过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转型而来的苏州苏太企业有限公司,在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在相城区北桥鹅东村建成了这个占地百余亩的太湖猪专业保种场。为保证收集全各类的太湖猪种猪,保种场派出专业人员赴各地进行比对和收集工作。尽管在地区寻找“枫泾猪”未果,但他们最终在上海金山等地找到了珍贵的种猪。

保种场对收集到的种猪实行专人专饲,并积极扩群、提纯复壮,同时建立了“家系”制度,以避免太湖猪近亲繁殖,确保其优良的种质基因得以延续。经过努力,目前该保种场内三个类别的太湖猪共有三百多头。苏太企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黄雪根自豪地表示,江苏地方猪猪种基因库的建设仅此一家。目前该基因库为省级水平,正计划申请级认证。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何不采用冷冻种猪进行保种呢?据黄雪根介绍,这种方法成本高昂,且与直接养猪存栏相比并不划算。由于种猪的遗传分子材料保存尚未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实施方案,因此保种对于种猪的保存仍然至关重要。

为了保留最优质的太湖猪基因,保种场特别挑选体形健硕、体格强壮、毛色优良的种猪进行留养。然而这些种猪也会随时间衰老,因此保种场必须建立一态淘汰机制。虽然太湖猪生长缓慢,饲养成本相对较高,但苏州市对太湖猪的保种工作十分重视,每年都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尽管如此,苏太企业仍面临亏损的局面,每年需投入约60万元以维持其运营。

据记者了解,早在1986年,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就已利用太湖猪的种质资源参与级的“瘦肉型猪培育”项目,并于1999年在全国九个攻关团队中脱颖而出,成功培育出优良的瘦肉型新猪种——苏太猪。如今,苏太猪已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区广泛推广养殖,且其品牌猪肉成为市场上的高端商品之一,受到广泛欢迎。此次,“苏太企业”也受邀参加了上海优质畜禽产品采购交易会。

关于太湖猪的概况

太湖猪是太湖流域三千年历史的优质畜禽品种,已被列入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繁殖力强、肉质、耐粗饲且口感极佳而闻名于世。现存的主要类群包括“二花脸”、“梅山”和“枫泾”等三个类别。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泰国、日本等十多个曾竞相引进这一优良畜种。

然而随着土地的不断被占用以及养殖周期较长等因素的影响,太湖猪的养殖范围逐渐缩小,其种猪数量也急剧减少。如今其种质资源显得尤为宝贵。为此苏州在相城、常熟、太仓和昆山等地建立了四个保种场,目前总计约600头左右;而上海在金山和嘉定等地则建有两个保种场,但保种的品种相对单一。而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太湖猪种质资源。

苏太猪正是由苏州利用这一珍贵的种质资源所培育出的级新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