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白墙上如何发表


全国高校风靡“表白墙”,大学生渴望“脱单”现象揭秘

来源:新京报

在浙江理工大学,有一位名叫陈忘羡的学生,因其负责维护学校的“情感交流平台”而忙碌不已。他向同学们透露,“一节课的时间里,信息数量就能达到99+。我不得不将手机屏幕翻转藏于课桌之下,自己不关注手机信息。”即便在课堂上,他也不得不时刻分心回复学生们的帖子。

近年来,“表白墙”成为全国高校的一种风尚。通过微信公众号或QQ等平台,众多高校的“情感交流主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管理者大多数都是学生自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各式各样的情感分享、征友等信息。

那么,使用“表白墙”寻找伴侣的大学生,他们的结果如何呢?

百名男生争相加微信,女生感悟:还是潜心学业为佳

杭州的林静(化名)在看到周围的朋友纷纷在朋友圈宣布脱单后,心中也不免泛起涟漪。但所处专业男女比例失衡,男生寥寥无几的她,勇气在学校的“情感交流平台”上发布了自己的信息。

她简单地填写了自己的身高和性别信息,没有附上照片和过多描述。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不久后便收到了上百名男生的好友请求请求。她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筛选这些可能的“有缘人”。

在仔细甄别之后,林静筛选出了一批较为符合她期待的男生,并与其中最为吸引她的几位约定了见面。她的期待与现实之间却有着巨大的落差。有的男生与她见面后提出的要求让她大跌眼镜,如邀请她一同购买鸡蛋灌饼等。

如今,林静已对此事释然。“与其急于脱单,不如多读书、多锻炼,提升自我价值,拓宽社交圈层,成为更好的自己。”

忙碌的“墙主”们:作为学生心中的“树洞”

作为面向大学生的服务号,“表白墙”的运营者们扮演着树洞的角色。他们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倾诉的平台,采用匿名制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杭州各大高校几乎都有自己的表白墙,其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表白墙尤为突出,拥有数万粉丝和庞大的访问量。

运营这样的服务号并非易事。如贵州师范大学的表白墙负责人石巧巧透露,“我们不仅需要维护粉丝群,还需要为账号充值超级会员和黄钻等费用,过年过节还要给粉丝发红包。”尽管费用不高,但这样的举措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

以浙江理工大学的表白墙为例,为了增强与粉丝的互动性,其运营者曾买下多把遮阳伞作为奖品以回馈粉丝们。这些举措虽然可能无法直接带济回报,但无疑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和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作为杭州高校表白墙中的佼佼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是以各种活动而闻名。“墙主”们深知责任重大,因此在活动时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他们表示,“为了对每一位同学负责,我们必须严格审核活动的参与者。” 这一举动不仅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保障了同学们的安全。

结语

无论是作为学生的倾诉平台还是社交媒介,“表白墙”的存在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情感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如何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同时维持运营的可持续性以及确保活动的安全性是每个“墙主”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脱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大学期间充实自我、提升自我价值、拓宽社交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