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小提琴的十大害处


11月18日,接收到楠楠病情的浦飞飞博士,是该医院骨科的医生。他指出,颈椎变形后难以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因此孩子在学习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合理的时间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楠楠的母亲余女士因腰部疼痛而入住市一医院骨科治疗,而她的管床医生正是浦飞飞。在和医生的交谈中,她提到了女儿近常感到脖子和肩膀的酸痛。得知楠楠自四岁起就开始坚持练习小提琴,每天至少要拉一个多小时,特别是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练习时间翻倍后,浦飞飞博士建议余女士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颈椎的X光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楠楠的颈椎生理曲度已经完全消失,出现了反弓和侧弯的情况,两边肩膀高低不一。浦飞飞分析认为,长时间保持特定的练琴姿势使得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形成了慢性劳损,导致了颈部肌肉损伤和颈椎反弓,进而影响到颈椎及其周围软的健康。他强调,这种颈椎的慢性改变很难完全恢复,但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其进一步恶化,比如调整不良的练琴姿势、每天练琴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佩戴颈围、进行局部理疗等。

“近年来,在门诊中接收到像楠楠这样年纪的孩子患上颈椎病的情况并非个例。”就在前几天,浦飞飞还接诊了一个从三岁起学习画画的14岁男孩,他也出现了脖子酸痛等颈椎病的症状。浦飞飞解释说,长时间进行如练琴、低头画画等活动,会使颈椎长期处于非平衡力作用下,最终导致颈椎节段不稳和生理曲度的改变。

对此,浦飞飞博士提醒家长们,从小就要教育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多进行体育锻炼等来预防颈椎病。他建议每次练习的时间都不要超过40分钟,期间至少要休息放松20分钟,并坚持做头颈部的“米字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