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飞坚持一年腰突竟然好了


最近,不少朋友纷纷向我咨询:“医生,我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平时应该做哪些康复训练呢?”这个问题正是我接下来想要详细探讨的。

我们必须承认,对于这种常见的疾病,有效的训练指导原则却一直缺乏广泛的普及。民间流传的训练方法中也存在不少误区,这使得正确训练的传播变得困难重重。

为了解决大家的疑惑,这篇文章将尽力为大家解答。我想从我们熟知的“小燕飞”动作开始谈起。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小燕飞”这个动作,有的人甚至能够熟练地完成它。这个动作在传统骨科、疼痛科、康复科医患之间长期流传,主要用于腰部的训练。

在我国现代康复技术尚未普及的时期,它一度成为腰部疾病康复训练的“经典”动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下面展示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它“飞”起来的姿态(图1)。

除了“小燕飞”,还有类似的五点撑、难度更高的四点撑和三点撑等动作。如下面这幅图(图2)所示,这种类似功夫表演的训练方式,如果真的被患者原封不动地照搬练习,我确实会为他们捏一把汗。

那么,“小燕飞”这个广为流传的动作究竟对人有什么帮助?对腰椎间盘突出有没有效果呢?

如果我们把(图1)中的小燕飞顺时针旋转90度,就会得到一个四肢和脊柱同时向后的动作。在医学上,这类动作被称为“伸展”或“后伸”。当人们做“小燕飞”时,实际上是在做这种伸展动作(如图2所示)。

这个动作要求人在趴着的时候抬起颈部和四肢,因此需要用到颈背部、肩部、部后侧的肌肉。“小燕飞”虽然可以锻炼到这些部位的肌肉,但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专门针对“腰部”锻炼的动作。

“小燕飞”主要锻炼的是位于浅层表面的背部肌肉,如背阔肌和竖脊肌,它们与内部的脊柱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个动作最多只能带动腰椎进行伸展运动。

伸展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动作,而不是专项训练。对于腰椎过度伸展、前倾的患者或腰肌劳损的患者来说,过度的伸展练习甚至可能诱发或加剧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于应力导致的疾病,当椎间盘退化变形、结构、纤维环破裂后,内部的髓核流出并变为异物局部或。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腰椎间盘突出来了”。无论做什么动作或什么手法,突出的髓核都不可能被推回去。

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节段,由于椎间盘的损坏,其椎体间的稳定性会下降。腰椎需要的是稳定而非大幅度的活动。而且,突出物常位于腰椎的后侧,“小燕飞”这样的动作会导致腰椎关节频繁向后伸展,这可能会使突出物进一步增大。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小燕飞”真的能够帮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得到康复吗?答案是否定的。那既然知道了这一点,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如何科学地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