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梅花糕要多少钱


沿海的美食韵味,梅花糕、火烧饼、马蹄酥等各有千秋。

梅花糕,其名美矣,犹如江南的精致点心般令人遐想,犹如桂花糕般诱人。尽管名字里有“梅花”,但实际上,临海的梅花糕内并无梅花。只是由于特制的烘烤形状独特,烤制出的糕点形似梅花,因而得名。

梅花糕原本是庙会和节日期间流动小贩的美食,各地的口味各不相同,衍生出多种做法。在苏州、南京、上海等地,梅花糕更显考究,加入了小元宵、青红果、松子仁等丰富的馅料。这些馅料中的糯米并不容易消化。相较之下,临海的梅花糕则以小麦粉、红糖粉和黑芝麻为主,更加易于。

制作梅花糕需要用到特殊的模具,内有19个梅花状的孔洞。先将模具在炉火上烧热,注入面浆并转动模具,使其均匀附着在孔壁上。接着填充馅料,再次注入面浆,最后撒上红糖、核桃、碎花生等食材,盖上铁盖进行烘烤。不久,那诱人的梅花糕香味便弥漫开来。用工具分割后,以竹签挑出,热腾腾、可口的外焦里嫩的糕点,让人百吃不厌。

叫卖梅花糕的多是慈祥的阿婆,她们的摊点时常流动,不日日可见。因红糖有暖胃之效,秋冬季节的梅花糕尤为受欢迎,那烤至香脆的红糖外皮不仅令味蕾得到满足,还为整个身体带来温暖。

火烧饼也是临海的传统美食之一。选用优质面粉发酵后拌油酥,捏成饼皮并加入肥膘、细葱等馅料。再在饼上涂一层香喷喷的油酥,撒上芝麻后贴在烧饼炉上烤熟。烘烤时的温度和湿度都十分讲究,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火烧饼有咸甜两种口味。咸的馅料为猪肉、小葱;甜的则包有豆沙、白糖。尽管外形相似,店主人会在表皮上做记号以作区分。火烧饼还有“铜钱饼”“继光饼”之称。相传戚继光在临海抗倭时,曾请百姓准备这种可以串起来携带的干粮。而张家渡街的糕饼店老板为了响应这一需求,在烧饼中间留一以便串起,形成了“铜钱饼”的称呼。

再来说说马蹄酥,又名“香饼”。其四周厚实中间薄软,形状酷似马蹄,原是唐代的宫廷美食。据传,唐王的长孙皇后曾将马蹄酥作为礼物带回故乡陕西的探亲之行中,乡亲们品尝后赞不绝口。经过皇后同意,有人学习了制作手法并将其传至民间。

马蹄酥历史悠久,文人墨客亦有赞誉。清代诗人方珪曾以“乍经面起还留迹,不踏花蹄也自香”来形容它。随着时间流转,马蹄酥在各地也发展出了不同的馅料、形状和名称。

临海的马蹄酥形状如月饼一般,饼面上有一圈油酥和红糖的装饰,烘烤后红糖浆从纹路中溢出,使得饼皮更加美味。手工制作的马蹄酥,纹路可能并不均匀,给人一种“丑萌丑萌”的可爱感,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口感。

临海售卖马蹄酥的店铺众多,其中王天顺家的马蹄酥备受推崇。若你购买海苔饼,不妨也尝试一下他们家的马蹄酥。

【作者:XX(此处为作者真实姓名或笔名)】《临海风情美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