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随着农历新年虎年的脚步渐近,家家户户开始热议起年夜饭的话题。年夜饭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家庭聚餐,不仅食材丰富多样,更承载着满满的寓意和传统“讲究”。
现今不少人感觉年味日渐淡薄。尽管年夜饭越来越丰盛,但许多人却少了对年夜饭的期盼。这是因为许多平日里难以吃到的菜品在过年时轮番上阵,令人觉得饱足却缺乏新鲜感。加之现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时刻离不开手机和电子产品,过去的欢乐团聚氛围逐渐消失。
许多老一辈的人常说:“九十年代的过年才是真正的过年,年夜饭的丰盛程度远超现在。那时食材丰富,年味浓郁,这是现今无法比拟的!”作为一个曾经掌勺家里年夜饭的70后,我深有感触。九十年始,我便正式接手家里的年夜饭烹饪,至今已近30年。那时,食材确实比现在丰富,人们对年夜饭的期待也更为热烈,真正有了“过年样”!
让我回忆一下九十年代的年夜饭,看看当年的食材是否比现在更丰富,年味是否更浓。
九十年代,养殖技术尚未如今日发达。年夜饭上的海鲜和鱼类大多为野生,且当时许多海鲜十分常见,价格也相对亲民。
在我们这座北方沿海城市,过年时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大海虾、炸老板鱼、海螺以及渤海湾刀鱼等海鲜。这些海鲜鲜香诱人,如今难以寻觅,即使有也价格昂贵令人望而却步。
当时,每家每户都会购买活鸡,自家宰杀后炖制。有的家庭还会将鸡熬成鸡冻,凉凉的、鲜香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如今过年即使是在农村购买高价“土鸡”,也难以觅得昔日的鸡味。是人们吃得过于精致,还是现在的鸡的品质变了?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家再买活鸡宰杀,大多都是购买市场上售卖的白条鸡。
九十年代吃猪肉时可以尽情享用,过年期间更是如此。家中会准备肘子、猪蹄和大块的烀肉,气氛特别浓厚,肉质也特别香。如今过年家里已不再做那么多肉食,因为人们的饭量都在减少,已经有了明显吃不动的感觉。
当年的酒水饮料种类虽不如现在丰富,但名酒价格并不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五粮液曾比茅台还要昂贵,但仅需一百多元一瓶。其他名酒大多几十元一瓶,不少家庭都能在年夜饭的餐桌上摆上几瓶。当时普通家庭喜欢摆上金六福和全兴大曲等酒品,但现在这两种酒似乎已经难觅踪影。
当年的饮料市场刚开始发展,大亨果茶等果汁类饮料备受欢迎。其浓浓的山楂味、酸甜解腻的口感令人难以忘怀,如今却突然消失不见。
九十年代初过年时,座机尚未普及。人们依旧按照传统方式拜年,大年初一早早就穿上新衣前往亲朋好友家拜年。不论走到哪家遇到饭点都会留下来吃上一顿。当时大家对春晚的期待特别高,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春晚开始,还会一起擀皮、拌馅包饺子,其乐融融。
而如今过年窗外鞭炮声稀疏,春晚节目看完【难忘今宵】竟然一个都记不住。大街上也很难听到传唱的春晚金曲了。是人们的欣赏水平提高了还是春晚办得越来越差了呢?现在过年大多是电话或微信拜年,家里准备的食材再丰富也少了那份热闹的氛围。
九十年代人们突然富裕起来因此特别期盼过年因此当年都把过年和操持年夜饭当做家里的大事。年夜饭上的菜品要凑足十二道也是从那时开始的虽然不像现在有进口的高档海鲜但当年的年夜饭确实更有味道主要是过年的氛围特别浓厚大家觉得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