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重在养什么


炎夏养生攻略:如何在三伏天健康度夏?

来源:京华日报

即使已经到了秋季的预兆,但炎热的三伏天仍然持续着。所谓“三伏天”,即农历中夏季最为炎热且潮湿闷热的时段,是调养身体的重要时期。那么,在这高天气里,我们该如何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保持健康呢?

一、消暑解热:饮食清淡,补水补盐

暑气盛行,人们易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补充水分和盐分显得尤为重要。建议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补充,以维持身体的水平衡。

在饮食上,夏季应选择清淡的食物,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如绿豆、西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食物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但需注意,苦寒的食物不宜长期大量食用,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群应避免食用。

夏季穿衣宜选择透气、吸汗的棉麻丝材质,有助于排汗散热。而过度贪凉则不利于排汗,适当饮用温水可促进排汗。

二、养气生津:避免过多摄入温热食物

暑热易导致汗出过多,从而伤津耗气。饮食上应以益气生津、健脾养胃为主。如西洋参、山、百合等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过度食用温热类食物如羊肉、荔枝、桂圆、榴莲等,可能助阳生热,进一步耗伤气津。在运动方面,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但应选择在清晨和傍晚等较为凉爽的时间进行。

三、祛湿排毒:适量调整饮食结构

暑热与湿气相互交织,易导致身体不适。饮食上应避免油炸、甜腻食物,适量增加辛味食物以助湿邪。如薏米、冬瓜、茯苓、荷叶等食物具有淡渗利湿的作用。

在多雨潮湿的地区,人们会通过食用辣椒来祛湿。但需根据个质和地域特点适量食用,避免上火或引发其他问题。

四、防寒保暖:食用辛温散寒的食物

虽然夏季天气炎热,但很多人仍会贪凉饮冷或长时间吹空调。这样容易困阻阳气,导致身体不适。夏季不应过度贪凉,不宜冷水洗澡也不宜久吹空调。

在饮食上,应适当食用辛温散寒的食物以温中散寒,如生姜、葱、蒜等。这些食物还具有杀菌作用,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提醒大家在夏季养生关键在于养心。应保持心情宁静,遇事不躁不怒,“心静自然凉”。合理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这个炎热的季节。

文/谷晓红(北京中医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