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共工触山》
探索声音的奥秘,让文化的古韵带你重温少年时光
在初中《语文》第2册人教2009年版中,我们曾接触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古代故事——《共工怒触不周山》。
故事背景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极为著名的一则。它源自《淮南子集释》,并与其他三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并称为古代的四大神话。共工,作为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着洪水的力量。据传,共工与颛顼之间长期不和,最终在一次惊心动魄的大战中,共工因败北而愤怒地撞向不周山,这则故事以悲剧告终。这一情节不仅曲折地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和大自然的巨大变化,而且通过神话的方式解释了天地运行的自然现象,展现了古代劳动对大自然的理解与认知。在这神奇的传说中,我们还能感受到现实的色彩。
《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或《刘安子》,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们共同创作的一部哲学著作。该书融合了道家思想与诸子百家的学说,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品。全书分为内篇、中篇和外篇,其中内篇论道,中篇讲述养生之道,外篇则是杂说。现今存世的主要是内篇,但大多数出版版本都会对内篇进行删减。这部著作在阐述哲理时,常常涉及奇异的生物、神秘的鬼神,保存了许多古代神话材料,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正是这些故事,使我们在今天仍能一窥古代神话的魅力。
文化价值
《淮南子》作为一部集大成的哲学著作,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书中所记载的古代神话,不仅是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理解,更是对古代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扬。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与认知。这些故事也成为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一古代神话传说及其背后的《淮南子》著作,不仅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窗口,更是文化瑰宝中的璀璨明珠。让我们通过探索这些古老的故事,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