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八言绝句的古诗


源流之道 撰

文化的深邃,道家思想为其中一大源流。这份与生俱来的文化底蕴,往往如阳光与空气,虽无处不在,却常被我们忽视。有些我们认为至关重要的东西,其实并不显眼;而有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却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道家老子所言之“道”与“无为”,在华夏大地上,几乎家喻户晓。不论文盲与否,都能耳闻“道可道,非常道”等简短的语句。但若深究其内涵,许多人则显得语塞或转移话题。这些道理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运用的智慧,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着这些道理,却往往不自知。

《道德》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那么,老子主张的是什么呢?简而言之,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道生万物,为而不争”。全文五千余言的《道德经》,其中蕴含了三个基本的核心思想。第一部分讲述了“道”的基本规律和状态;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如何具体行动的问题;第三部分则涉及如何达到“善后”的境界。

关于“道”的状态和规律,老子认为它是独立存在的,周而复始地运行,没有外力推动,也没有任何改变和懈怠。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在“道”之中,并随着它一起循环往复。

这给予我们一个大智慧,那就是生死如一,荣辱不惊。我们来到这世上,只是大循环中的一小环而已,一切顺其自然就好。而《道德经》的总体思想,可以概括为“道生万物,为而不争”。

“道生万物”在《道德经》开篇就有阐述,强调了“道”是万物之源,是生生不息的功用。接着又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来实现“生”的目的。这里的“为”与“不争”,是一种统一的哲学观念,即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去。

关于“为”的问题,其实是分为两个部分的。一是“道生万物”时它是如何“为”的;二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如何统领万物遵循“道”的规律生存发展。

圣人的境界就是“为而不争”。这并不是说避免竞争,而是要达到一种更高的层次,即老子所推崇的圣人层次。这种境界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可争的,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已经达到了自然的和谐状态。

《道德经》被视为“帝王之术”、“圣人之学”。它教人如何超越平凡,达到神圣的境界。比如马云等成功人士,他们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即使不刻意去争,也已经达到了争的结果。

从老子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家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性。它就像阳光一样,让我们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看到希望;像空气一样,让我们在各种世态下都能自由呼吸。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本就应该是这样和谐共存的。

至于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关系,圣人选择了遵循天之道而之道。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行的道是自然的规律而为的规矩。他们替天言道、替天行道。这样的人是有道之人。

虽然达到这种境界并不容易,但它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正如古人所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只有保持对道的精研和专一、真诚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才能最终达到这种境界。

在《道德经》中还提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这与儒家的君子之学、大人之学是一脉相承的。下一章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人文哲学的内涵。

未完待续…………

本文为《源流之道解析》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章节链接: 敬请期待完整内容。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

作者 | 源流之道

潜心研究易学与老学,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