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代尔是聚酯纤维吗?


寒冬时节,保暖服饰的销售热潮汹涌,其中保暖尤为抢手。然而近年来,一种号称“自主”的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以其轻巧时尚的设计和出色的保暖效果,被誉为“过冬神器”。

衣物何以不插电就能自行?为了解开这一谜团,《生命》特别邀请了权威专家,为您揭示“”背后的真相。

受访专家:

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检测中心技术总监——朱洪亮

多元产品,效果参差

在寒冷的冬季,北京的各大商场和超市里,各种保暖的宣传牌琳琅满目。其中,一些标榜“自主”的特别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据销售人员介绍,这些采用了新型的纤维,能够自行产生热量,温暖身体。其价格通常在百元以内,因其价格实惠,深受中老年消费者的喜爱。

在朝阳区青年路的某大型商场内,一款名为“HEATECH”的紧身裤型产品备受追捧,几乎销售一空。附近居民张女士表示:“这款轻便薄巧,还能自行,最重要的是穿上显瘦,很受女孩子欢迎。”据悉,该产品在“双十一”期间曾一度断货,目前网上官方旗舰店尚有少量库存。

调查发现,这些的材质主要以粘纤(即粘胶纤维)、聚酯纤维、腈纶、氨纶、锦纶等常见纤维为主。从表面看,与普通并无明显区别。

在某大型购物网站上搜索“”,会出现20多页的相关产品,价格从五六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卖家的月平均销量都达到千套以上。各种宣传语如“轻薄保暖自”、“3秒极热”、“37℃恒温保暖”等让人心动不已。仔细查看买家评论区,却可以发现评价褒贬不一。

科技保暖,未必自发

市场上自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常常被弄得云里雾里。专家解释说,无论是何种衣物,都有其保暖作用,只是因为材质不同,效果会有所区别。

目前市场上的保暖或主要有三种:絮片类针织保暖、普通保暖以及吸湿。其中,吸湿即消费者所称的“自主”,其功能原理与前两者有所不同。

保暖主要是通过阻止身体热量散发起到保温作用,其效果与的厚度、蓬松度、柔软度等因素有关。而自则是在一定条件下满足升温要求的。严格来说,“自主”并非自行产生热量,而是吸收外来的能量转化为热源。

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两种材料为吸湿放热纤维和远纤维。其中,较为成熟的是吸湿纤维技术,它通过吸收呼出的湿气来达到效果。实际上,许多常用的纺织纤维都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能。纤维的吸湿性越好,其性能就越强。例如羊绒、羊毛的吸湿效果最佳,莫代尔纤维次之,聚酯纤维的吸湿效果相对较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从保暖效果上来说,它与普通保暖相比并无显著差别。但“自主”并非完全是商家的噱头。我国在2010年就制定了FZ/T 73036—2010《吸湿针织》标准,规定吸湿在一定条件下的最高升温值及30分钟内的平均升温值。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被称为“吸湿”。

选择,轻薄非唯一

对于的真实效果,朱洪亮用火柴作比。点燃的火柴能,但未必比厚厚的棉衣更保暖。虽然能产生热量,但并不意味着其就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他提醒消费者,不要过分追求过于轻薄的,因为过度的轻薄可能会导致保暖效果不佳。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尽管现代纺织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诸多改进,但普通化纤材料仍难以达到天然羊绒等材料的吸湿效果。消费者在选择时,应认准执行标准FZ/T 73036—2010,并优先选择粘纤、羊毛、莫代尔含量较高的产品。在不考虑美观因素的情况下,服的厚度与保暖性成正比。

如果消费者想要选择普通的保暖,建议以羊绒为最佳选择,混纺面料中加入少量羊绒也能带来良好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