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打工安全吗
在非洲工作七载:工薪日子里的文化碰撞与挑战
七年的光阴,我在非洲的大地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作为一名工程监理,我在国内时或许曾对自己的工作抱有平常心态,但在这片异国他乡,我找到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与挑战,也让我深感疲惫。
对于出国工作的向往,七年前我也曾有过。然而在非洲的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发现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初到坦桑尼亚时,新奇的环境让我每日都充满期待。为了适应这里的生活与工作,我努力地学习英语,尽管年过三十,肩负着家庭的重担,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两年准备后,我申请来到了坦桑尼亚。这里的工人众多,虽然许多人拥有工作经验,效率也尚可,但管理上却与国内大相径庭。在这里,交流的障碍、不同的工作态度都让工作进度时常陷入停滞。
非洲人的工作风格充满着随性与自由。他们常常在休息时间活力四溢,一有时间就会欢快地嬉戏玩耍。但一到工作时间,即便三个人合力,也难以完成一项工作。我们尝试通过鼓励与培养来改变这种情况,但初时收效甚微。
日常工作中,我需要不断地与他们交流。尽管学了两年英语,但交流上的困难仍让工作进展缓慢。每天下班后,我总会与妻子进行视频通话,分享这一天的琐碎工作、抱怨与倾诉。妻子的耐心听我讲述这一切,是我能够坚持七年的动力之一。
非洲人的生活态度与国内有所不同。他们的薪水虽然不高,但十分注重享受生活。一周一次的薪水结算后,他们大多会去当地的小酒馆放松。这也使得我们每周发薪水的日子倍感头疼——因为这常常导致工地人手不足、工作受阻。
在这片土地上,我也见到了积极的一面。有些年轻人懂得珍惜机会,努力工作。比如一个19岁的孩子,他不仅勤奋工作,还主动学习中文。他的努力让我深感欣慰。
虽然在这里的收入比国内高出一截,但其中的辛酸却鲜为人知。有人说在非洲工作可以享受高薪水并邂逅非洲姑娘,但这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至于娶当地姑娘的传闻更是无稽之谈——并非是嫁不嫁的问题,而是文化与习俗的差异让人望而却步。
非洲工作的中,三四十岁的壮年居多。因为国外的饮食文化差异大,许多人难以适应。幸运的是,公司为我们提供了食堂,我们也会自己种菜以解决饮食问题。
非洲人的工作态度并不积极,有时还会耍小脾气。但为了家庭与生活,我们仍需坚持下去。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为了家人的幸福与未来,我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
相较于当地人的生活态度,我们有时既羡慕又无奈——他们那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既让人讨厌又让人欣赏。然而正是这种文化的碰撞与挑战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也让我们更加明白生活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