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读书的感受简短
我是桃桃,一位以积极姿态与自身与孩子相处的普通妈妈,不求内心之过多损耗,亦不求孩子的过分竞争。
昨日,我曾与大家分享过关于“孩子对阅读缺乏兴趣”的话题,提及了亲子共读的美好。不久后,便有一位友人询问我此事。
她提到,虽然常与女儿共读一本书,但往往一读即毕,不知后续如何进一步互动。这正点出了亲子共读不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共看”。
真正的亲子共读,其意义远超过于仅仅是“共读”。这不仅是陪同孩子翻阅几页书,更是情感交流的桥梁,是维系关系的养料,甚至是我们彼此共同成长的过程。若是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体会到共读的内在含义,那么就只算是“寂寞地读书”了。
有些妈妈或许会疑惑:“亲子共读真的有必要吗?孩子都长大了,还需要我陪着读书吗?”其实不然。亲子共读并非简单的“陪着读书”,而是一种快速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方式,更是一种情感连接的途径。
青春期的小孩看似成熟、独立,但内心深处却依旧渴望着父母的陪伴。共读的时光,是减轻压力、避免说教的一种陪伴方式。在故事中,我们与孩子一同欢笑、感动,甚至争论情节的合理性。这些看似平常的互动,实则是在默默地滋养着我们的亲子关系。
关于如何选书,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及过,此处便不再赘述。而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亲子共读,我有几点心得体会:
角色扮演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共读时,我与孩子会分角色朗读,我扮演故事中的母亲角色,她则扮演调皮的小女孩。这样不仅让孩子更加投入故事情节中,也使得我们一同享受阅读的乐趣。
我会在读完一段故事后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孩子思考。例如:“你觉得这个角色为什么会这样做?”“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而非单纯接受故事中的结论。
然而亲子共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需要避免。例如:不能单纯追求孩子从阅读中领悟到许多道理;不能因为孩子长大就忽略了陪伴阅读的重要性;也不能仅仅把共读当作家长单方面的讲解和孩子被动的听讲过程而忽视了真正的互动与沟通等。
我的亲子共读方式并不仅仅是传统的共同翻阅同一本书籍而已。有时我和孩子各自读完同一本书后会有许多话题和内容的讨论甚至是许多奇妙的想法的延伸。这让孩子觉得与我之间的沟通是自由且无拘无束的并且可以相互启发和交流思想。
亲子共读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影响还可以帮助我们妈妈们减少内心的消耗并实现自我成长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今晚不妨找一本好书与孩子一起开启阅读的旅程吧用一本好书、一个好故事来滋养孩子的成长也滋养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