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做应该读二声还是四声


时光荏苒,转眼已至2024年,但回望过去的一年,2023年留下的痕迹仍旧深刻。这一年里,人们见证了无数的变化,也在思考与反思中前行。在这岁末年初之际,我们如约推出了“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这一栏目,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汇集更多的思考与声音。

在我们身边,有一位自然的写作者欧阳婷,她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着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她不仅是生活的观察者,也是思想的探索者。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欧阳婷的2023年。

欧阳婷的持续思考

今年我依然密切关注着气候变暖的现实。在全球范围内,异常天气对植物和鸟类生活的影响愈发明显,这让我深感忧虑。从高温导致的树木枯死,到水灾、火灾等极端天气事件,无不显示出气候变化的严峻性。而鸟类的迁徙、种群繁殖的变化,也让我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我们去重新审视和思考。

值得关注的作品

今年读到了一本关于鸟类行为和生活的科普书——《大杜鹃:大自然里的骗子》。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大杜鹃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以及作者对大杜鹃研究的深入剖析。虽然这本书在引入国内的初期并未引起太大的关注,但我认为,这类书籍的价值不容忽视。随着国内观鸟文化的兴起,我们或许能更多地去了解身边的鸟儿,珍视与它们的关系。

一再重读的书

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是一本我多年后重读仍然有所收获的书。书中不仅描写了自然的乡野风貌,更深入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批评、自然资源保护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他的土地观念和生态良知的倡议仍然具有借鉴和警示意义。

最想推荐给读者的书

我想推荐的是乔纳森·弗兰岑的《地球尽头的尽头》。这本书是生活杂记与文学批评的完美结合,作者以观鸟为切入点,思考了气候变迁、环境恶化、物种消失等重大问题。弗兰岑关心鸟类,也关心自然,他指出野生鸟类是我们与自然世界最后、最紧密的联结。读这本书,不仅能获得智慧的启迪,也能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之情。

个人变化

虽然现实中仍有许多不公正和灰暗的事情,但与过去三年的封闭和受控相比,我个人的心态已经好了很多。我也在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平静的书桌”,埋头做事,去改变力所能改变的现状,无论是社会的还是个人的。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好。

这就是欧阳婷的2023年。她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思考、探索、前行。我们也期待她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在此,感谢欧阳婷的分享,也感谢每一位读者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光亮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