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通这本书讲的什么


《易经》深邃如宇宙,阐述万物变迁之理。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长久。因此得天庇佑,吉祥无不利。”这其中蕴含的哲理,即是事物发展至极限时必会转变,转变便能通达,通达则能维持长久。

篇一:以退为进

退一步海阔天空

《易经》中言:“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这自然界中的智慧,微小的生物与腾空的巨龙都深谙此道。企鹅在跃入海中前,会先潜入水中,利用海水的浮力跃出水面,潜得越深,跳跃得便越高。这便告诫我们,以退为进的策略是自然界与人生的智慧。

对于人类而言,直冲莽撞者只是粗汉,而能屈能伸者才是真正的智者。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不愿变通;而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却能审时度势,主动裁撤湘军。这退让不仅为他人留有余地,实则也是为自己留后路。得意时退一步,自在从容;失意时退一步,则是心灵的。

正如《菜根谭》所云:“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通时,需知退一步的智慧;行得通时,更要谦让三分。”人生道路曲折不平,当面临前路不通时,退一步何尝不是另一种变通呢?

林语堂曾言:“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面对难以突破的困境,后退并非软弱,而是积蓄力量的策略,为新的拼搏开启大门。五代时期的高僧所写的《插秧诗》也表达了这一思想:“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退步原来是向前。”退让并非一无所有,而是重获新生的开始。

篇二:拐个弯觅新路

《易经》里说:“曲成万物而不遗。”说的是事物的进展并非总是直线前行,有时拐个弯反而是寻找捷径的策略。成大事者要有远见,不必拘泥于过程,更应看重结果。此路不通时,不妨另寻他路;他路不通时,何不尝试拐个弯?

有些路虽看似通达,但人走得多未必障碍就少;而有些路虽曲折,却未必耗时多。这便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在一次采访中,崔永元问及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的长寿秘诀时,周先生回答“凡事要往前看”,当崔永元开玩笑地问到“要是想不开呢?”周先生便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这便告诉我们,世上没有走不出的死胡同,只有不会拐弯的思维。

遇事不要过于执着于一点,多往宽处想,或许你会发现生活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与其死磕到底不如尝试换一种思路和方法。正如常言道:“直道可跑马,曲径能通幽。”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执着于一条路呢?当你以为已经山穷水尽时或许一转身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人生的旅途中真正能阻碍你的往往不是眼前的路而是自己的心做自己心灵的舵手你有权选择坚持也可以选择变通。

来源:国学文化精选

编辑:杨兴兰(实习生)

【声明:本篇文章转载自“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