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鉴赏水平高


诗词的韵味,浸润了岁月,温暖了心灵

一、

身闲傲吏笑权侯,西江翠竹立高楼。

不扇蒲葵用南风,纱帽静卧对水鸥。

解读:此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的形象,通过竹楼生活展示了他超凡脱俗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

背景:赠予友人王舍人,以赞美其竹楼生活,表达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二、

绿草铺满小岛洲,王孙出游耐消愁。

青春初现冠带齐,旧时文体似弓裘。

野渡花开争相发,春塘水涌乱流走。

使君怜爱小阮儿,牵挂倚门思忧愁。

解读:此诗写王孙出游的情景,前四句写其出游的排场与风度,“野渡”二句以乐景衬托离别之情,尾联表达对其此行的牵挂。

背景:送别王牧去吉州拜访其的叔叔时所作。

三、

月色闲庭雪满前,留客主人夜未眠。

相思之处预忧愁,匹马千山与万山。

解读:此诗以雪月之景衬托宴会氛围,想象离别后的孤寂,将别宴的欢乐与别后的凄苦对比,情感真挚。

背景:参加南陵夜宴后即将与主人分别时所作。

四、

江南绿水白鹭戏,顾影逗波轻摇翼。

落日余晖秦云里,山高如何能奈何?

解读:前两句描绘白鹭在江南绿水中的活泼,后两句借落日高山表达一种无奈与感慨。

背景:可能是在江南看到白鹭时触景生情而作。

五、

万里为官赴千溪,水宿山行至鱼浦。

日暮长烟高岸近,天寒积雪远峰低。

芦花丛中鸿鸟叫,苦竹林边猿声啼。

闻道慈母倚门待,归时兰叶正茁壮。

解读:此诗通过描写路途的艰辛和惆怅的氛围,尾联既表牵挂又含安慰之情。

背景:送堂弟去饶州赴任时所作。

六、

重玄阁上朱栏绕,不厌登临游赏好。

蒹葭白水绕长洲,秋色如画川光老。

清梵声中人转静,夕阳城角偏惹愁。

离情别绪谁知怜,秦吴分别双泪流。

解读:此诗先写登阁所见秋景,营造静谧又略带萧瑟的氛围,后直抒离情。

背景:与皇甫冉同登重玄阁,面临分别时所作。

七、

独坐南楼兴致佳,青山绿水为邻家。

爽气遥隔江浦岫,斜阳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常相近,事简垂钓自娱暇。

思念帝京不可及,秋琴一弄欲沾襟。

解读:前半写江楼闲适之景,后半由景入情,表达对帝京的思念和无奈之情。

背景:傍晚登楼,触景生情,抒发内心感慨。

八、

春风涨满淇上水,鸳鸯成对浪花飞。

清明时节桑叶小,雨后杏花稀又稀。

卫女红妆薄如纸,王孙白马肥如蚁。

一同踏青去游玩,忘却忧愁不吝惜。

解读:此诗描绘春日淇上生机勃勃之景,展现人们春日踏青的欢快与愉悦。

背景:春日在淇水边游玩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