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父母恩的全诗
人至中年,生命之路上行至半途,回首望去皆是岁月流转。眼前忧心忡忡的是逐渐老去的父母,背后牵肠挂肚的是未成年的孩子。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待到我们自己生儿育女之时,方能体会父母的不易。我们已是中年人。
在中年的人生阶段,我们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孝顺,也或是人生在此时教我们去体悟父母一生的艰辛。
《游子吟》——孟郊
唐时,有位名叫孟郊的诗人。
母亲手中针线穿,孩子身上衣暖身。临行之际密密缝,担忧迟归母亲意难安。心中有诗情感叹:寸草心怎能报答三春晖的恩情?
儿子即将远行,母亲为他缝制衣衫,那密密的一针一线都满是不舍,内心唯恐儿子归来太晚。孟郊早年漂泊无依,直到晚年才得以安定,将母亲接来同住。在仕途失意后,他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另一位名人刘同曾说:当你无法确定自己要做何事时,那么就孝顺父母吧,这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做错的选择。
世间父母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苏轼却有诗言:“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他并非真的希望孩子愚笨,而是感慨人生坎坷后,只愿孩子能平安健康。
父母养育儿女,不求儿女未来如何显赫一时或荣华富贵,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女能健康平安。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深深体会的道理。
《别老母》——黄景仁
因谋生而离开母亲的我,掀开帷幕走向远方,却见白发苍苍的母亲泪眼模糊、依依不舍。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我深感愧疚。
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然而我们常常为了工作、为了梦想而远离家乡和父母。我们总在告诉自己再等等、再努力一点,一定会把父母接来身边。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岁月不饶人。所以趁父母还在的时候,请给他们一个拥抱,告诉他们你爱他们。
《岁末到家》——蒋士铨
回家时母亲的爱无尽,喜极而归的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寒衣针线细密有情,家信墨痕新意满满。见面后母亲怜爱地说我清瘦了,呼我询问在外是否辛苦。当我们长大离开家后,父母的爱始终如一,当我们回家时他们总是细心地询问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当我们长大后成为父母时才真正体会到他们的辛劳和爱是多么的珍贵和伟大。也许你现在没有大房子给父母一个温暖的家;也许你现在没有很多钱给父母快乐;但只要你陪在他们身边珍惜他们的爱相信他们会感到欣慰的。
《忆父》——宋凌云
想起父亲母亲为了抚育我们而日渐衰老心中便充满苦楚与思念之情。从何时起我们开始注意到母亲鬓边的白发?从何时起父亲的行动已变得缓慢?生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当我们在幼小时父母牵着我们长大;终有一天父母也会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给予他们依靠与支持。《客夜思亲》——宋无
夜深人静思念远方的老妻和女儿她们现在身处淮西不知安危如何?而我的母亲已年老白发苍苍在吴地默默期盼着我们的消息。我在天涯海角听夜雨心中满是思念与牵挂希望寒灯下三处地方都能照见我们对彼此的思念之情。三毛曾说: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两个守护天使默默地守护着他们的孩子不求回报只愿他们一生健康喜乐。
《墨萱图》——王冕
萱草生在北堂上颜色鲜艳且美好寓意着家中的子女孝顺心。即便面对困难与挑战孝顺的心也不会改变哪怕背负着种种压力与困苦也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子女他们的一生都在为我们操劳与担忧惟愿我们健康喜乐。昨夜天降霜露江面空阔岁月渐老游子未归心中感慨万分。从咿呀学语到长大父母的耐心与爱是我们无法偿还的恩情。所以当我们成为父母后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与珍贵。
在这个世界上朋友会离你而去爱人可能会背叛你唯有父母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无怨无悔地付出他们的爱。《京师得家书》——袁凯
收到家书的我看到只有十五行字字都在说: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