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基础与地基的概念区分

建筑物主要由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三部分组成。建筑物所承受的全部荷载都由其下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被称为地基。地基指的是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壤层,它承受由基础传递过来的建筑物荷载,产生应力和应变。而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则称为基础,它是建筑物的“脚”,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二、地基的分类

地基主要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三、地基的处理方式

(一)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是指自然状态下就能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的地基,它不需要经过人工处理。天然地基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四大类。

(二)人工地基

当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不足以支撑建筑物的全部荷载时,就需要进行人工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土体被称为人工地基。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换填法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过软,无法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即将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高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至密实。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等。

2. 强夯法

强夯法是利用重锤从高处落下,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的方法。强大的夯击力在地基中产生动应力和振动,使地基浅层和深处产生不同程度的加固作用。

3. 振冲法

振冲法是利用振冲器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边振边冲,使松砂地基变密,或在粘性土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填入碎石制成桩体,与原来的土构成复合地基。

以上只是部分常见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地区和地质条件的差异,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如排水固结预压法、挤密法、深层搅拌法、高压注浆法等。每一种处理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地区和地质条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后续处理方法详述(部分)

以下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

4. 排水固结预压法

排水固结预压法是利用地基土排水固结的特性,通过施加预压荷载并增设各种排水条件,以加速饱和软粘土固结发展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饱和和软弱土层。

堆载预压法

是在建筑场地临时堆填土石等,对地基进行加载预压,使地基沉降能够提前完成,并通过地基土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水泥搅拌桩

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机械将水泥与软土强制就地搅拌,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复合土桩(体),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砂石挤密桩

是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或砂挤压入土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碎石或砂所构成的密实桩体。

以上各种处理方法都旨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要求以及预算等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