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10条简短


三、制订学业质量新准则

改动后的主要方面之一是制订了新的学业质量标准。

1. 制订学业质量的思路框架

制订学业质量的思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我们进行了前期准备,主要是搜集和整理国际上的学业质量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国际重要考试的测评框架,以及前期课程文件中关于学业质量的调研和反思资料。

接着,我们根据情境、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和能力表现进行了初步的描述。在这一步中,我们详细地概述了学生在不同环境、不同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所需的关键能力。

然后,我们进行检验修订,制作了一批测目,开展了实证性研究,依据研究数据准确科学地划分了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

随后,我们将这一标准面向社会,征求更多语文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以便更全面地完善标准。

经过多方意见的收集和整合,形成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学业质量标准。

2. 学业质量的基本架构

从大的框架来看,学业质量的基本架构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其一为语文实践活动,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以及识字与写字。

其二为语文学习情境,分为日常生活、文学文化和跨学科三个情境。

其三则关注学生在不同情境中,于各种实践活动的整合中所表现出的关键行为。例如,阅读与鉴赏需要关注整体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阐释等多个方面;表达与交流则需要关注陈述、叙述、描述、解释等多个环节的应对与调整。梳理与探究则涉及到筛选、提炼、规整、分类等多个层面的思维活动。这些都应该是学生学业表现的重点观察点,也是我们评价的关键所在。

3. 学业质量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解读学业质量时,我希望老师们能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要全面描述核心素养的基本表现。我们所看到的学业质量,是按照日常生活、文学文化和跨学科学习三大情境来全面描述的。这包括了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关键学业表现。这种全面的描述,既可用于过程性评价的标准,也可作为总结性评价、命题开发测试工具的基本依据。

我们要清晰地刻画语文学业的进阶水平。在这一进阶过程中,我们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品质在教学影响下的积极变化。例如,在四个学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进阶发展,从第一学段的简单交流,到第二学段的班级活动交流,再到第三四学段的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表观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表达能力都有明显的发展。

我们特别关注学生语言经验结构化水平的描述。在评价学生的语言材料整合水平时,我们要观察学生是否树立了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意识,是否养成了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是否能对学过的语言材料进行归类,以及是否能通过梳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初步发现材料之间的联系。

在四个学段中,我们对识字积累语言材料也做了相关的要求。从第一学段的喜欢识字,到第四学段的探究汉字规律,我们都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的语言经验结构化水平不仅包括他做什么,还包括他在什么情境下做,以及他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做。这些都是我们在描述学生学业质量时需要关注的重点。

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理解和应用好学业质量标准,是提升教学质量、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一环。只有真正读懂并应用好学业质量标准,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落实课程理念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