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


武汉市江夏职业技术学校的新篇章——教师张路的坚持与付出

近日新闻速递,江夏职校路哥赢得学子心。“路哥,能借我两块钱吗?我忘了带回家的车费。”“路哥,事情是这样的,我查单词却被老师误认为使用手机了。”……在武汉市江夏职业技术学校里,学生们的信条就是——遇事找路哥。说起班的张路老师,这位执教已有11年、教书育人经验达9年的资深教育者,深得学生信任与尊重。

江夏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张路。(照片来源:记者彭年摄)

所有学生都有潜力可塑

自张老师首次站在教学台前至今,已经数年光阴,但他仍然坚持站在教学的第一线,把“学问深才能教人,品行端正才是典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潜力股。在江夏职校里,大部分学生都是男生,张路所教授的机械专业更是被称作“纯男团”,但即便是这样的班级,张路也总能找到引导他们的方法。

曾经的学生小徐因多次违纪、扰乱课堂秩序被各班联合抵制。然而张路却选择接纳他。通过家访、促膝长谈,张路了解到小徐的父母离异背景和缺乏关爱的问题。他发现小徐内心深处极度渴望爱与认同感。于是,每当小徐表现良好时,张路都会给予鼓励和表扬,渐渐地小徐变得自律起来。

高三上学期末,小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各科老师表示感谢。他的转变不仅令老师们惊喜,也让张路更加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向好的可能。

自我管理是教育的关键

提起那些在学业上遭遇困难的学生,张路表示:“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份向好、向善的力量。重点在于他们能否学会自我管理。”他的教导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更在于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控制的能力。

责任重于泰山:面对失意学生的关心

学校里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不少是留守儿童甚至孤儿。他们承受着本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失意和孤独。然而对于这些孩子,张路始终怀有深沉的关怀。

另一位学生小夏曾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当他的中考成绩仅为240分时,他觉得自己前途渺茫。但高一的期中考试后,张路注意到他并开始给予帮助。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梳理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等手段,张路成功帮助小夏在技能高取得了机械专业全省第12名的好成绩。

支持学生无条件

对于张路而言,只要学生有决心上进、有志向远大的梦想,“我愿为他做所有可能的助力。”他会毫无保留地给予支持和指导。无论遇到多大的困境、身处多低谷的状态,只要有学生愿意重新出发,“任何时候都不晚”。

结语

对于这些中职学生而言,张路不仅仅是老师——他更像是学生的大哥。在许多关键时刻的决策中他都能够为他们提供建议和指引。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师角色和榜样力量使得许多曾经迷茫的学生找到了方向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见习记者胡慧怡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陈克茂)

[编辑:舒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