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夸张修辞的成语


才情出众,学识丰富,这句成语寓意深远,用于赞誉他人博学多才的特质。

成语解读

来源追溯

这句成语源于《南史·谢灵运传》中的记载:“天下才共一石(音为dàn),曹子建(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当时谢灵运以夸张的手法来称赞曹植的才华,后来便演变成了这句形容人文学造诣极高的成语。

释义分析

“才”指的是才华、文采,“八斗”则是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八斗”用来形容数量极多。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的才华出众,远超常人,尤其指文学造诣深厚。

近反义词

相近的词语有“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卓尔不群”,而反义词则有“才疏学浅”、“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目不识丁”。

用法示例

1. 赞美他人

如:李白的诗作风格独特,后人誉其为“才情出众”的浪漫诗人。

张教授的研究领域广泛,学识渊博,实为“才高八斗”,备受学生尊敬。

2. 文学评价

例:《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才情出众,以一部巨著展现了人世百态。

苏轼的词赋文章皆属精品,古人赞其“才高八斗,气吞山河”。

3. 自谦或调侃

如:他摆手自嘲道:“我哪敢自称才高八斗,只是略知皮毛而已。”

文化内涵详解

文人推崇

这句成语反映了古代对文学才华的极高推崇,曹植的“八斗之才”成为文人的理想标杆,象征着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

量化比喻的应用

以“斗”作为才华的量化单位,体现了文化中“以实喻虚”的思维特点。类似的说法还有“学富五车”、“才倾三峡”等,都以具体的实物来形象地描述抽象的才华。

易错点提示

读音与字形方面,“才高八斗”中的“斗”应读作dǒu(作为容量单位),而非dòu。同时要注意字形的正确性,避免误写为“材高八斗”。在使用场景上,这句成语多用于文学、学术领域,不宜用于描述日常琐事。

相关典故拓展

除了“才高八斗”,与曹植相关的典故还有“七步成诗”的记载。《世说新语》中记载了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的惊人才思,这一事迹与他的“八斗之才”相得益彰。

总结概括

“才高八斗”这句成语是对一个人卓越才华的高度赞誉,体现了文化中对学识与文采的敬重。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的合适性,避免过度夸张或误用,这样才能准确传达对他人才华的钦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