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物展区叫什么名称
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正在上演话剧《奉献》,馆内工作人员的表演引人注目。
故宫博物院的口红成为本年度“博博会”上的流行单品,这款口红凭借其精致的包装和独特的风设计,在社交媒体上走红。
8月26日,第八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福州圆满落幕。此次博览会规模宏大,汇聚了全国乃至亚洲的顶级博物馆与企业,展现了博物馆行业的最新技术与文化产品。共有613家博物馆及相关企业参展,涵盖了众多学科领域及专业技术领域,为观众带来了新颖的参观体验。
在“博博会”中,博物馆不仅在文化创意和IP运营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而且在新技术的运用上也展现出了新的活力。例如,3D、VR、AR、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展方式。行业专家认为,尽管传统博物馆拥有文物实物的优势,但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和不断创新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物“开口说话”,正式步入IP运营时代。故宫的纸胶带等文创产品通过高颜值和互联网的传播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为让文物活起来,许多博物馆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例如,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推出了仿制金面人头,沈阳故宫博物院则展示了近600件最新的文创产品。
博物馆推出了“文创”平台,整合了大量的馆藏IP资源,以推动文创产品的开发。该平台以IP授权的形式对接社会优质产业资源,旨在让文物走入千家万户。目前,已有多家文博单位与博物馆合作,共享IP资源,开发文创产品。
在徐州圣旨博物馆,游客可以体验到拓片的乐趣,工作人员的引导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传统艺术。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也正在加速推进。如今,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已经融入了“互联网+”的元素,如AR电子屏幕、VR博物馆等先进技术。故宫博物院通过这些技术让观众能够与3D虚拟文物互动,体验鲜活的历史场景。而在成都博物馆,数字化技术更是让游客能够进行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
数字科技的发展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3D扫描、VR、全景等技术不仅让游客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体验历史场景,同时也预示着一个庞大的3D产业市场即将崛起。业内人士认为,三维数字技术在文博考古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互联网+博物馆”的融合中,无限可能被创造出来。如百度AI博物魔盒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为游客提供奇妙的文博体验。“互联网+”的融合也大大拓宽了信息传播的通道,让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也能实现超链接,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观方式。
在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中,“互联网+博物馆”的模式将更加普遍。博物馆应主动拥抱“互联网+”,思考跨界融合、创新发展背景下博物馆的新业态。这也将是博物馆人对“互联网+”跨界融合进一步思考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