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以不贪为宝清廉故事启示


传承文化精髓,颂扬儿女的精神世界

今日我们来品味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位高尚臣子——子罕的宝贵事迹,源于古老的经典《左传·襄公十五年》。

子罕,身为春秋时期宋国之人,担任司城一职,负责建筑工程与手工业的监管,位列六卿之中。他的一生坚守清廉,不受任何诱惑的动摇,不贪图财物,以高尚的品行和廉洁的行为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与赞誉。

在宋国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个人在开凿石料时,意外发现了一块异样的宝石。他带回家后,请来了一位治玉的师傅鉴定。师傅称赞不已,说这是一块难得的宝玉,打磨后价值连城。然而师傅也警告他,要小心不要被人发现,否则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这位宋人既喜又忧,他担心这块宝石会引来麻烦。他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将宝玉献给子罕。他相信,以子罕的高尚品格,定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子罕见到这位宋人后,询问他为何要将宝玉献给自己。那人解释说,治玉师傅认为这是一块难得的宝玉,他不敢私藏,特来献给大人。然而子罕却说:“我以不贪为宝,你若将玉赠我,我们两人都将失去宝。” 他不收下这块玉,而是让那人将玉打磨出售,并将所得的钱款交还给那位宋人。

子罕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宝玉虽美,但只是身外之物;不贪图财宝,才是最宝贵的品德。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常会遇到各种诱惑和“宝石”,但如果我们因为贪图这些身外之物而失去做人的原则和立身之宝,那才是真正的失去。“不贪为宝”不仅是明智之举,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这个故结束告诉我们,“宝”不在于物质的多寡而在于精神的丰富与清廉的品格。因此让我们从心底去坚守清廉和做人的原则以此怀念这位伟大人物所彰显的高尚情操吧!

本期内容 | 编审:陈雯

编导 | 编辑:娄嘉欣

审核 | 监制:赵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