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贴标签的读后感
博恩·崔西的智慧之言曾言:“成功是目标的达成,其他一切不过是其注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中目标的重要性。
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成功就会变得遥不可及。即使目标设定错误,也难以与成功相遇。只有当目标被准确地设定,我们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墨菲定律》这部书籍共分为十章,它从多个角度对人生、教育、事业、家庭等多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其中,第一章的第一个定律就是“洛克定律”,它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拥有专一的目标,才能产生专一的行为。”
这个理论的提出者埃德温·洛克是一位心理学教授,他在1968年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也被称为目标理论。经过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调查,洛克发现:目标的设置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要想设定准确的目标并不容易。我们常常会遇到眼高手低的情况,目标要么设置得过多,要么设置得过高。我们可能会在开始时充满热情,但很快就会放弃,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半途而废。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洛克定律”,运用目标理论来成就自己。
正如古罗马的小寒涅卡所说:“有些人活着,却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时间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就像河中的一根小草。”这就是没有人生目标的表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拥有明确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目标的人会迷失方向,无法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
哈佛大学的一项关于“目标”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经过20年的调查后发现,有明确目标的4%的人在工作、生活、事业方面远超96%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的人,而且他们拥有的财富也是这些人的总和。这就是目标的巨大力量。
在设定目标时,并不是越高越好、越多越好。洛克定律中提到的“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也被称为“篮球架原理”。这个原理告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且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就是一个善于设定目标的例子。他每次比赛前都会仔细路线,并设定一系列的小目标。这样他就能将漫长的路程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轻松地完成比赛。
事实上,大的成功都是由小的目标累积而成的。在制定目标时,我们不必担心目标太小,反而应该担心贪多嚼不烂。当我们能够达成小目标时,就会受到激励,从而坚持下去。
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这告诉我们,目标的设定应该细化到生活的每一个时刻。从此时此刻开始,让我们制定明确的目标,细化到每一天的每一时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拥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我是听雪听心。作为一个80后的宝妈,我关注家庭教育并热爱读书。期待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