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的高级表达
在都市繁华的街道上,这里是年轻一代的地,一次关于是否向父母表达爱意的调查便从这里开始。
有的人回答说,我已经数月未归家,那句“我爱你”也已久违。有的人则坦言,从未曾向父母说过“我爱你”。
我们并非不懂爱父母,从小我们渴望成长,渴望摆脱父母的庇护和。但当独自漂泊在外,面对万家灯火中无自己的一席之地,孤独寂寞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父母。我们对于父母的爱深沉如海,这份溶解在血液中的情感,虽静默却始终存在。
对于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心中藏有诸多期待和爱意,却羞于表达。在文化中,我们往往羞于直接表达情感和爱意,这成了大多数人的通病。尤其是在对待父母的爱时,我们显得格外矜持。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身为礼仪之邦,人们往往内敛而含蓄。在表达爱时,我们常选择含蓄的方式。比如,人见面时习惯于握手示礼。而在国外,人们的情感表达则更为直接,和拥抱都是情感的流露。
抑制自己的情感表达是没有必要的。勇敢地说出“我爱你”,并不会有损尊严。有时,口是心非似乎成了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心理学家认为,隐藏真实需求和情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但长期处于这种保护壳下会阻碍情感的流动。
像马伊琍曾说的那样,小时候她常不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每次购物时,即使她喜欢某样东西,也会反着说,希望家人能猜到她的心意。在恋爱中,女生也常以这种方式期待对方能揣摩出自己的心意。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常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以各种方式孩子的自信,明明深爱孩子却选择用打击的方式表达。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尊心,反而可能让孩子变得缺乏自信、自卑。
其实,爱是需要表达的。无论是孩子还是其他亲人朋友,我们都应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意和情感。可以通过文字、肢体接触或者给予关注和呵护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面对真实的自己虽然难,但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能积攒更多的能量和勇气去表达自己的爱。
不要吝啬你的爱意。向父母、向爱人、向你身边的人表达你的感受和情感吧!你们会在彼此的爱中体验到温暖和快乐。
作者:小悠老师,一位致力于将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大众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