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小爱公益动画观后感
当今,许多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做家务会干扰孩子的学习,但实际上,这恰恰是教育的一个误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他的童年经历紧密相连,其中就包括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家务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拥有幸福的生活呢?哈佛大学进行了一项长达76年的研究,旨在探索幸福的共性。他们对268名哈佛大学学生以及生活在波士顿贫民窟的孩子们进行了调研,研究领域涵盖了家庭、童年经历、教育、工作等多个方面。
研究发现,职业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童年时期学习的知识量。相反,家长引导孩子参与那些看似琐碎无用的家务活动,可能会对孩子的未来职业生涯产生积极影响。这听起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家务劳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寒假将至,家长们何不利用这段时间与孩子一起体验做家务的乐趣?家务劳动不仅能帮助孩子成长,还能为家庭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在波士顿进行的20年追踪调查中,哈佛研究人员发现参与家务的孩子在长大后的就业率更高,犯率更低,平均收入也较高。他们家庭的幸福感更强,离婚率较低,心理更加健康。这表明家务劳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动,它在孩子成长的多个领域都有积极的帮助。
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实际上是一种智力开发的过程。比如,让孩子收衣服,可以锻炼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让孩子帮忙做简单的饭菜,可以锻炼他们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些能力的锻炼都间接有益于孩子智力的开发。
家务劳动还能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观念。在传统的家庭角色中,妻子常常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现代社会的家庭应该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他们会更有家庭责任感,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义务为家庭做出贡献。这有助于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孩子的健康成长。
培养孩子尽早独立适应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社会化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是培养孩子社会化能力的绝佳场所。家务劳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责任感、自制力和毅力等必需的成长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对比其他的小学生,孩子在家务劳动方面的时间明显不足。小学生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仅0.2小时,即12分钟。这无疑会害了孩子,剥夺了他们对社会与工作的认知以及在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感的。家长们应该重视孩子的家务劳动教育,让他们学会独立和适应社会。
在引导孩子做家务时,家长可以遵循一些准则。家长要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孩子要有耐心;可以采取奖励和鼓励的方式保持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把做家务和金钱挂钩,以免让孩子觉得这是一场等价交易。
我们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让他们学会独立和成长。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家长们更值得去做的事情。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他们养成自己动手和劳动的习惯吧!虽然小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埋怨之声,但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会因为学过这些琐事而对你心怀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