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姓来源简介30字


【姓氏渊源】

一、源于姜姓。据传,炎帝的后代伯益,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于吕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因而被赐姓姜。伯益的后代吕尚,亦称姜子牙、太公望,曾辅佐周武王灭商,成为齐国的开国始祖。

二、源自姬姓。在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栀在吕地,号吕栀。其子吕相后续以吕为姓。

三、出自少数。据《魏书・官氏志》及《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北魏孝文帝洛阳后推行汉化,将原鲜卑族的复姓比丘氏、副吕氏、叱吕氏等改为汉字吕氏。五代后周时,代北的三字姓俟吕陵氏也改为了汉字吕氏。

【历史名人略述】

吕不韦,生于西历前约292年至235年间,为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他原为阳翟的大商人,善于买卖,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因而积累了丰厚的家产。一次他至赵国邯郸经商时,偶遇在赵国当人质的子楚,见其生活困窘便心生计策。两人深谈后,吕不韦分析了当时秦国的局势,建议子楚回归并争取太子的地位。子楚欣然接受其建议。

吕不韦不仅在上具有远见,同时也是文化上的巨匠。他招揽了众多文人学士,门下食客多达三。他集合众人的智慧,编纂了《吕氏春秋》。此书涵盖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被公之于众于咸阳城门。他豪言壮语地承诺,但凡能增删一个字的游士宾客,即可获得一千金的赏金。

《史记》中还记载了吕不韦的其他事迹。他不仅在上有所作为,同时也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商人。他的智慧和才干为后世所传颂,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