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指法大全(建议收藏)


古琴之谱:记法探微

古琴谱,又称减字谱,是古琴的一种独特记谱方式。其特色在于以简略的符号记述左手按弦指法与右手弹奏技法,凸显了东方音乐的精妙之处。

减字谱由唐末琴家曹柔所创,源自文字谱的简化。此记谱法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用以记录左手按弦及右手弹奏的指法。只记演奏方法和音高,不记音名和节奏,充分体现了“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的特点。

一、右手基本弹奏法

1. 散:仅用右手弹奏,左手不触弦。

2. 托:右手大指向外弹出,如“虚庭鹤舞”、“风前鹤舞”之势。

3. 擘(劈):右手大指(用指甲)向内弹入。要义在于触弦果断,同时需放松。

二、右手其他弹奏技巧

1. 抹:右手食指向内弹入,如“鹤鸣在阴”。

2. 挑:右手食指向外弹出,动作要平滑,与拇指的托擘相协调。

3. 勾:右中指向内弹入,势如“孤鹜顾群”。

其他指法如剔、打、摘等,均各有特定的势态和要义,着重于触弦的精准和动作的流畅。

三、左手技巧及组合指法

1. 撮:和弦性质,两指分别拨动两弦,使之同时发声。反撮则相反,需在撮的减字上方写一“反”字以作区分。

2. 泼剌:食、中、无名指先在弦上拂弦,然后立即向外弹出,如“游鱼摆尾”之势。

其他如打圆、背锁、短锁、长锁等指法,均需触弦干脆,次第弹出要快。

四、综合运用及音乐表现

轮、半轮、如一、双弹等指法,强调弹奏的轻巧和声音的融合。而拂则是与滚相对的指法,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弹奏。再作、从勹再作则用于乐曲的重复。少息为短的休止,入慢则是渐慢的提示。

五、古琴音乐的韵味与意境

古琴音乐中还有诸如吟、猱(音为nao,但读rou)、撞等指法,模仿自然之声,表现音乐的韵味与意境。如寒蝉吟秋、号猿升木等势,都需模仿蝉鸣、猿啼之声,表现音乐的悲切与悠长。

六、结语与致谢

古琴减字谱虽然看似复杂,但经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其便利性不言而喻。它不记录具体的音符,却凭借严格的定弦方式和固定的琴制,使演奏者能够准确地表达音乐。此文内容选自《高罗佩学术著作集——琴道》,旨在促进古琴艺术的交流与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松钦工作室尘埃整理。